肝硬化患者出现感染机制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0-11-13
浏览量:5065次
手机浏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肝硬化患者出现感染机制有哪些
音频内容
肝硬化病人容易发生感染,与下列因素有关。一门静脉高压使肠粘膜屏障功能降低,通透性增加,肠腔内细菌经过淋巴或门静脉进入血液循环。二肝脏是机体的重要免疫器官,肝硬化使机体的细胞免疫严重受损,三脾功能亢进或全脾切除后免疫功能降低。四肝硬化,常伴有糖代谢异常,糖尿病使机体抵抗力降低。感染部位因病人基础疾病状况而异,常见的包括一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非腹内脏器感染引发的急性细菌性腹膜炎。由于腹腔积液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肝硬化病人出现腹腔积液后容易导致该病二胆道感染。胆囊及肝外胆管结石所致的胆道梗阻或不全梗阻。常伴发感染病人常有腹痛及发热。当有胆总管梗阻时,出现梗阻性黄疸当感染,进一步损伤肝功能时,可出现肝细胞性黄疸,三肺部肠道及尿路感染,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常见。同时,由于大量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及其免疫功能减退,厌氧菌及真菌感染日益增多。
本文由爱医医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爱医医。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就诊依据.
相关推荐
胆囊炎如果得到积极治疗,通常不会演变为癌症。然而,忽视治疗,经过10至20年的病程发展,仍存在癌变的风险。因此,患者一旦出现相关不适症状,应及时寻求医疗帮助。胆囊炎通常是由胆结石、胆囊管炎症水肿或蛔虫等导致的胆囊管阻塞病症,会引发胆汁淤积浓缩,进而刺激胆囊产生炎症。患者常见的症状包括疼痛、恶心、呕吐以及黄疸等。作为一种良性疾病,胆囊炎在得到及时且有效的治疗后,通常可以控制病情发展,避免其进一步恶化至癌变。
李茂德 四川省人民医院
浏览量:3982次
一般来说,当胆囊息肉的直径大于10毫米时,医生会考虑建议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这是因为较大的胆囊息肉存在潜在的恶变风险,通过手术切除可以降低这种风险。此外,如果胆囊息肉位于胆囊颈部,无论大小,都可能引发胆囊排空障碍和胆囊炎,因此也建议手术治疗。然而,手术治疗并非唯一或首选的治疗方式。对于直径小于10毫米、胆囊功能良好且无明显恶变可能的胆囊息肉,医生可能会建议定期复查,观察息肉的变化情况。在复查过程中,如果发现息肉迅速增大或形态发生变化,也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李茂德 四川省人民医院
浏览量:4587次
泛福舒和脾氨肽都是有效的免疫调节剂,但它们的适用范围和主要功效有所不同,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来选择。如有疑虑,建议及时去正规的医院,咨询专业的医生。1、泛福舒也被称为细菌的溶解产物,其主要成分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双球菌等多种细菌的冻干溶解物。它主要通过刺激机体产生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来增强抵抗力,从而预防呼吸道感染和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泛福舒在免疫调节方面表现出色,但使用时也需注意其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如恶心、腹痛、皮疹等。
李茂德 四川省人民医院
浏览量:4088次
热门音频
语音时长 01:31
石青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语音时长 01:10
石青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语音时长 01:24
靖刚
淄博市妇幼保健院
语音时长 00:32
张宝林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免费提问
累积已解决23245个网友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