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科室:
二级科室:
展开
月经期间是否能艾灸小腹,需要视情况而定。如果女性没有出现身体不适,通常可以适当艾灸,若女性出现腹痛等不适,则通常不能艾灸。1、可以艾灸小腹的情况:如果女性在月经期间身体健康,没有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通常可以适量艾灸小腹部位,以促进经血的排出,同时缓解疲劳,放松身心。2、不可以艾灸小腹的情况:如果女性在月经期间有小腹坠胀、疼痛、经血量过多等症状,通常是不可以艾灸小腹的,以免加重身体不适。
龚雨萍
主任医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中医内科
2024-04-18
脚上的穴位有六十多个,分布着身体各脏腑的反射区,常用于养生保健。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主要作用为补肾强身。大敦穴:位于大拇趾外侧趾背上,主要作用为清醒头脑,明亮眼睛。照海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耿涛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中医科
2022-04-21
天宗穴:位于肩胛部,岗下窝中央凹陷处,第4胸椎水平。用于通经活络,理气消肿。膏肓穴:位于第4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3寸。主要用于治疗咳嗽,气喘,盗汗,咯血,健忘等。至阳穴:位于背部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处。用于健脾胃
耿涛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中医科
2024-11-13
湿气重可以艾灸的部位包括:关元穴,丰隆穴,中脘穴,阴陵泉穴,承山穴,足三里穴位等,艾灸具有温阳的作用,随着身体阳气的增多,湿气可以逐渐的缓解,对体内湿气过重的人来说效果比较好,建议艾灸完后适当喝些温热水,辅助体内排出湿气
耿涛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中医科
2024-11-13
针灸越来越痛不一定是好转反应,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疾病来判断,因为这可能与病情好转有关,也可能与针灸的部位或医生的手法有关,具体内容如下:1、与病情好转有关:患者刚开始进行针灸治疗,可能会有酸麻胀痛的感觉,但是随着行针、运针,患者的,酸麻胀痛感觉会缓解,此时不但不感觉到有痛感,反而觉得特别舒服。但是随着病情的减轻,针灸本身的痛苦就会更加明显,所以患者有越扎越痛的感觉,这是病情减轻的正常反应,不用过于担心。
耿涛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中医科
2022-05-26
针灸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针刺和艾灸防治疾病的一门临床技术,其原理就是调节,可以在调节阴阳、调节经络、调节气血这三个方面实现针灸治病的作用,具体内容如下:首先,从中医角度看,根据长期的医疗实践可得,人体健康无病的时候,也就是人体处于阴阳平衡、正气旺盛、经络通畅的这样一个状态;人体生病时阴阳失去了平衡、正元虚弱,不能战胜邪气,经络气血失去通畅。
耿涛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中医科
2022-05-26
涌泉穴位于足的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关节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涌泉穴的主治病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昏厥、中暑、小孩惊风等急症;2、神志病的疾患,像头疼、腹痛、头晕;3、咳血、咽喉肿痛;4、小便不利、便秘、足心热、奔豚气、子宫下垂;5、呼吸道疾病,像支气管炎,心血管疾病,像心肌炎以及风疹等,现代应用中经常会在治疗休克、高血压、失眠、癔病、癫痫、小儿惊风、神经性头痛、遗尿、尿潴留等疾病时急救使用。
耿涛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中医科
2022-05-26
月经期艾灸肚子对女性的好处有很多,具有温经活血,调经止痛的功效,可以明显缓解女性月经期腹部疼痛的情况,而且还有利于月经血的排出,缓解腹胀的状况。特别适合宫寒的女性,可以促进体内淤血的排出,增加月经量,促进血液循环。此外,如果经常痛经的人,在月经即将来潮之前7天或者10天左右开始对小腹部进行艾灸,对痛经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但是如果月经期出血量很多,建议不使用艾灸治疗,等血量稳定之后再进行艾灸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耿涛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中医科
2022-05-26
热门文章
高晓玲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妇科
高晓玲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妇科
高晓玲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妇科
高晓玲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妇科
高晓玲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妇科
免费提问
累积已解决23245个网友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