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
本词条由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 蒋泽先
审核认证
疾病概述
龋齿俗称虫牙、蛀牙,是细菌性疾病,因此它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继续发展,形成龋洞,终至牙冠完全破坏消失。未经治疗的龋洞是不会自行愈合的,其发展的最终结果是牙齿丧失。
就医指南
是否医保:部分医保。
常用药物:硝酸银、氟化物等。
临床症状:冷热刺激敏感、疼痛、龋洞、牙髓坏死等。
好发人群:儿童、喜食零食者、口腔卫生差者、戴矫正器者等。
并发疾病:牙髓炎、根尖周炎、牙周脓肿、牙齿损坏或折断等。
常用检查:口腔X线检查。
就诊科室:口腔科、牙科。
治疗周期:半个月左右。
病因
一、化学细菌学说
该观点主要认为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会经过口腔微生物代谢产生有机酸,从而导致牙体硬组织溶解,形成龋洞。
二、四联因素学说
龋是一种多因素疾病,主要有口腔微生物、碳水化合物、宿主(牙齿)和时间四种因素,也就叫四联因素学说。四种因素同时存在,才能发生龋。
1、宿主因素
不同的患者的患龋齿的概率不同,例如患者牙齿不整齐、牙齿的发育以及矿化不良,牙齿的薄弱部位,导致唾液分泌减少的疾病和治疗,都与龋齿的出现有关系。
儿童龋齿一般是因为牙釉质矿化程度低,也会导致龋齿高发。
2、微生物因素
主要观点认为人体口腔中的细菌若是黏附在牙面形成牙菌斑生物膜,那么就会导致龋。
主要致龋细菌有变异链球菌、乳酸杆菌等。
这类形成牙菌斑生物膜的细菌具有:强的黏附能力;产酸力和耐酸力;合成细胞内外多糖等。
3、食物因素
主要认为和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为糖分)有关,主要因因素为进食频率、摄入量等。
4、浓度和时间
从细菌在牙面黏附形成牙菌斑生物膜,到细菌产生的有机酸引起牙脱矿,龋发病需要一定时间。局部的酸或致龋物质聚积到一定浓度并维持足够的时间才能产生龋。
三、口腔微生态学说
口腔中没有特异性致龋菌,引起龋的细菌是口腔的常驻菌。一旦局部、全身、环境等因素造成口腔微生态平衡的破坏,使口腔常驻菌的生理性组合改变为病理性组合,成为优势菌或条件致病菌,引起龋。
症状
一、浅龋
外观表现为牙齿颜色变化,例如窝沟处有脱矿、颜色变黑,平滑面颜色变黄,也可出现褐色斑点等。
病变位置主要局限在牙釉质。
大部分患者没有明显症状。
二、中龋
外观表现为龋部位为黄褐色或深褐色。
此时龋洞形成,牙体缺损明显,波及牙本质浅层。
病变处的质地变软。
此时牙齿变敏感,酸、甜、冷、热的食物会刺激牙齿产生疼痛,一般在去除刺激后消失。
三、深龋
外观表现为龋病部位呈黄褐色或深褐色。
此时深龋洞形成,并且牙体缺损非常明显,波及牙本质深层。
病变处的牙质地较软。
当食物嵌塞入患者的龋洞中或者是患牙遇冷、热、酸、甜等刺激时可出现疼痛,去除刺激后症状消失。
一、牙髓炎
主要症状表现为当患者牙齿遇到温度刺激时会出现疼痛,尤其对冷刺激敏感。
二、根尖周炎
主要症状表现为剧烈的搏动性疼痛,牙齿松动,有叩痛,局部牙龈出现黏膜红肿,若是重症患者会出现面部肿胀,淋巴结肿大,或者是全身症状,例如体温升高,白细胞增加等。
三、牙周脓肿
主要症状表现为牙齿的颊舌侧牙龈形成椭圆形或半球状的肿胀突起,牙龈发红、水肿,表面光亮。
四、牙齿损坏或折断
主要症状牙齿的缺失,必然导致咀嚼功能低下,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导致营养不良。
就医
一、病史
是否有不良口腔卫生习惯。
二、临床表现
牙齿是否有色、形、质的改变,有龋洞形成。
患者是否平时牙齿不痛,但会因为酸、甜、冷、热的刺激或者是食物落人龋洞内可导致牙痛。
探查龋洞时可加重疼痛。
治疗
一、氟化物再矿化治疗
主要治疗原理为通过人工方法让脱矿的牙齿再矿化,恢复硬度,终止早期龋损。
主要使用各种专业局部用氟制剂,例如各种含氟涂料、含氟凝胶、含氟泡沫等。
二、窝沟封闭
主要治疗原理为采用窝沟封闭防治脱矿未成洞的窝沟早期龋。
窝沟封闭一般用于未发生龋坏的深的点隙窝沟,是预防龋的一种手段。
儿童进行窝沟封闭后要定期进行复查,观察封闭剂保留情况,脱落时应根据脱落情况决定是否重做封闭。
一、充填术
主要适用于实质性缺损的牙齿,充填术是治疗此种牙齿最好最广泛的方法。
主要治疗原理为去除龋坏组织以及失去支持的薄弱牙体组织,并按一定要求制备窝洞,然后充填材料填充恢复其固有形态和功能。
二、冠修复
主要适用于龋洞较大牙齿或者是因大面积缺损导致强度变弱的牙齿,这样可以恢复其固有形态和功能。
主要治疗原理为除掉所有的龋坏部分,进行充填,然后牙体预备,再进行冠修复。
人工牙冠可由金属、高强度瓷、树脂、不锈钢或其他材料制成。
饮食
避免过硬的食物,以免损伤牙齿。
少吃高糖分食物。
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护理
饭后认真清理口腔。
选择含氟牙膏刷牙。
了解口腔健康知识。
保持口腔清洁。
选择含氟牙膏以及漱口水。
定期检查口腔健康。
展开全部
龋推荐专家
龋推荐科普
时长:02:002
时长:01:24
时长:01:07
周建宇 副主任医师
蒋泽先 主任医师
轻松扫一扫 预约挂号没烦恼
公众号:预约陪诊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