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哲新
主任医师
出诊医院: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血液内科
评价
3.0
挂号量
0
好评率
0%
擅长:
中西医结合血液病治疗及病后中医康复治疗;化疗后并发症的中医防治;患者的中医养生指导及饮食指导。
简介:
史哲新,女,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学科带头人,天津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从事中西医结合血液学临床、科研、教学工作30余年,在血液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包括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殖性疾病等)、各种贫血(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老年性贫血、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等)、各种出血性疾病(包括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等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科研方面对白血病的中西医结合干预治疗进行深入研究,尤其是在抗白血病多药耐药的研究方面展开大量研究,主持及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获得科技进步奖3项。目前主持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1项,主研国家自然基金1项,参与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1项。科研、教学及发表学术论文著作情况:1、六神丸逆转多药耐药的实验研究(天津市教委项目,编号:20040321)(课题负责人)。2、全蝎诱导HL-60细胞凋亡及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天津卫生局,5万),2002年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成果登记号:20023089)(第四完成人)。3、蝎毒多肽提取物阻抑白血病细胞髓外浸润效应及机制研究(30672743),2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应用基础研究(参与项目,未结题)。论文:1、中西医结合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疗效观察.天津中医,2002,(6):252、中西医结合治疗骨髓增生性疾病. 中医药研究,2002,(6):163、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的临床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2,(7):415-4164、中西医结合治疗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30例.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9):235、扶正解毒法治疗急性白血病.中华现代临床医药杂志,2004,5(11):53-546、中药扶正解毒方防治急性白血病感染的临床分析.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1):11587、中药扶正解毒方对急性白血病免疫机制研究。2005年天津市西医血液学、中西医结合血液学年会论文汇编。8、大黄蛰虫丸古今研究及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中医药学报,2005,(12):5
展开
专业擅长
中西医结合血液病治疗及病后中医康复治疗;化疗后并发症的中医防治;患者的中医养生指导及饮食指导。
个人简介
史哲新,女,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学科带头人,天津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从事中西医结合血液学临床、科研、教学工作30余年,在血液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包括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殖性疾病等)、各种贫血(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老年性贫血、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等)、各种出血性疾病(包括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等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科研方面对白血病的中西医结合干预治疗进行深入研究,尤其是在抗白血病多药耐药的研究方面展开大量研究,主持及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获得科技进步奖3项。目前主持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1项,主研国家自然基金1项,参与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1项。科研、教学及发表学术论文著作情况:1、六神丸逆转多药耐药的实验研究(天津市教委项目,编号:20040321)(课题负责人)。2、全蝎诱导HL-60细胞凋亡及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天津卫生局,5万),2002年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成果登记号:20023089)(第四完成人)。3、蝎毒多肽提取物阻抑白血病细胞髓外浸润效应及机制研究(30672743),2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应用基础研究(参与项目,未结题)。论文:1、中西医结合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疗效观察.天津中医,2002,(6):252、中西医结合治疗骨髓增生性疾病. 中医药研究,2002,(6):163、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的临床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2,(7):415-4164、中西医结合治疗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30例.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9):235、扶正解毒法治疗急性白血病.中华现代临床医药杂志,2004,5(11):53-546、中药扶正解毒方防治急性白血病感染的临床分析.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1):11587、中药扶正解毒方对急性白血病免疫机制研究。2005年天津市西医血液学、中西医结合血液学年会论文汇编。8、大黄蛰虫丸古今研究及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中医药学报,2005,(12):5
点击预约
电话咨询
图文咨询
同科室可挂号医生
杨向东
副主任医师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血液内科
杨向东,男,副主任医师,血液科副主任,硕士学位,博士在读。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天津市输血协会临床用血专业委员会委员。2001年毕业于长春中医学院获中医临床学士学位,师从著名中医血液病专家戴锡孟教授,2002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进修实验血液学,2004年获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血液学专业硕士学位,2004年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住院医师,2004年任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2007年聘任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主治医师,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进修临床血液学,2008年任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届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2010年参加“百名医师下基层”,2011年聘任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南院区进修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微移植技术。临床上擅长老年血液病、血液病危重症治疗,科研上主要从事中医药调控造血干细胞/白血病干细胞的研究,先后主持及参研国家级及省市级课题14项,其中主持天津市应用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青年基金项目1项、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1项,参研国家自然基金课题3项、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课题2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1项、2011年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课题1项,天津市科委重点基金项目1项,天津市科委基金项目2项,天津市教委项目1项,天津市卫生局项目1项,课题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要完成人)、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天津市科技成果4项,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篇。
立即挂号高宏
副主任医师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血液内科
高宏,女,副主任医师,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临床及科研工作20年。临床主要从事各种血液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如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增殖性疾病等。全国中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分会秘书。科研、教学及发表学术论文著作情况:1、全蝎诱导HL-60细胞凋亡及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天津卫生局,5万),2002年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成果登记号:20023089)(第五完成人)。论文:1、中西医结合治疗ITP80例临床观察.天津中医,2004,(1):122、中药为主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辽宁中医杂志,2005,32(6):5443、中药治疗非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中华现代医学与临床, 2006,(11):694、血证辨治探讨.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7):390
立即挂号蒋占平
副主任医师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血液内科
蒋占平,女,副主任医师,擅长治疗各种贫血、血小板减少、白血病等。
立即挂号孙平旺
副主任医师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血液内科
孙平旺,男,副主任医师,天津市中西医结合血液学会委员。从医时间37年,擅长治疗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科研、教学及发表学术论文著作情况:梅花点舌丹治疗白血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天津卫生局,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发表论文及论著:著书6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立即挂号杨文华
主任医师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血液内科
杨文华,女,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原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主任,现为血液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奖评审专家,多项科技奖评审专家,国家中医临床血液病基地特聘教授、专家组成员,天津市科协特聘教授,天津市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导师,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专病治疗特长:从事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近40余年,在中医结合治疗血液病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尤其是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淋巴瘤、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骨髓增殖性肿瘤等的治疗方面具有独特建树,应用中西医结合单元疗法治疗白血病、清肝化瘀法治疗骨髓增殖性肿瘤、补血汤剂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临床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率先应用全蝎治疗急慢性白血病,临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并通过实验证实全蝎能够诱导HL-60细胞凋亡、阻抑白血病细胞髓外浸润的发生,为白血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了理论及实验依据。承担及主研课题:1、蝎毒多肽提取物阻抑白血病细胞髓外浸润效应及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辨证分型与细胞分子生物学物质基础相关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六神丸逆转多药耐药的实验研究(天津市教委项目)4、全蝎诱导HL-60细胞凋亡及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天津卫生局,2002年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5、六神丸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及分子机制研究(国家中管局)6、六神丸治疗白血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天津卫生局,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7、中药扶正合剂对白血病化疗后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天津卫生局,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科研成就:主持及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其中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教育部科研基金2项、国家“973”课题1项,天津市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面上项目3项,参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医临床研究课题2项、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课题1项、中医血液基地开放基金课题3项。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共40余人。论文:1、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白血病60例.天津中医,1998,15(6):2432、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36例[J]新中医, 1999, (10)3、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9, (11)4、中药治疗白血病性咽峡炎的体会.中国中医急症,2000,(3):905、以Evans综合征为首发表现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一例.中华内科杂志,2000,8:5656、早期诊断缺铁性贫血的体征:蓝巩膜.临床血液学杂志,2000,13:907、中医药治疗白血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天津中医,2000,17(3):568、扶正解毒方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减毒作用的临床观察.中医杂志,2000,10:6109、全蝎解毒液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机制初探.中草药,2003,34(12):112510、中药扶正解毒方防治急性白血病感染的临床分析.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1):115811、从脾胃论治成人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初探.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1)12、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0例临床观察.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6,7(7)13、中西医结合单元疗法治疗急性白血病81例.辽宁中医杂志,2007,1
立即挂号王伟涛
副主任医师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血液内科
王伟涛,男,临床型医学博士,二零零三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师从于著名中医血液病学专家孙伟正教授。曾去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研修与深造。热爱并崇尚中国传统中医药学,坚持钻研和实践,擅长以中医药为主治疗血液病及肿瘤,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各种贫血,过敏性紫癜,白细胞减少症,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肿瘤,骨髓移植术后康复调理等,尤其是对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难治性血液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丰富经验。 获奖荣誉 先后参与国家及省市级科研课题三项并获奖二项。 科研成果 在核心期刊发表《血证论治》、《吴澄治血证八法评析》、《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医病因病机浅析》、《多发性骨髓瘤的中医药研究概述》等学术论文七篇。曾参与中医血液病学权威专著《实用中医血液病学》的编写。
立即挂号轻松扫一扫 预约挂号没烦恼
公众号:预约陪诊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