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利
副主任医师
出诊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放射科
评价:
(22)
擅长:
X线、CT、MRI的影像诊断;肝脏CT灌注成像
简介:
江利,女,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导师,2000年获取博士学位,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做博士后研究工作两年后留站工作至今。医疗专长 主要从事X线、CT、MRI的影像诊断,对肝脏CT灌注成像有较深刻的认识。 主要研究 肝脏CT灌注成像。 论著 在国家级、省级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7篇。
展开
专业擅长
X线、CT、MRI的影像诊断;肝脏CT灌注成像
个人简介
江利,女,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导师,2000年获取博士学位,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做博士后研究工作两年后留站工作至今。医疗专长 主要从事X线、CT、MRI的影像诊断,对肝脏CT灌注成像有较深刻的认识。 主要研究 肝脏CT灌注成像。 论著 在国家级、省级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7篇。
同科室可挂号医生
李雪华
住院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放射科
李雪华,女,住院医师,熟练掌握影像(包括X线、CT和MR)诊断学知识,特别是腹部疾病影像诊断,对炎症性肠病的CT/MRI检查、诊断及新技术研究有较多的经验体会。
立即挂号江波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放射科
江波,男,副主任医师,硕士导师,医学博士,毕业于1992年7月。医疗专长 全身各系统疾病的磁共振成像诊断,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与颅底区域肿瘤、炎症、血管病及下丘脑-垂体轴病变和血管系统动脉瘤、动脉夹层、动脉炎及动脉硬化等病变的磁共振成像诊断。 主要研究中枢神经系统与骨软组织疾病磁共振成像。 社会兼职 欧洲放射学会会员,中华放射学杂志青年编委,中华医学会骨放射学组成员。 获奖情况 2000年获广东省柯麟医学教育基金优秀研究生奖。 论著 1、江波,孟悛非,陈应明. 颅底胆脂瘤的MRI特征.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38:1294-1297.2、江波,孟悛非,陈应明,马玲. 颅底型垂体瘤CT、MRI影像分析.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38:565-569.3、江波,孟悛非,莫家骢. 磁共振尿路造影诊断小儿上尿路梗阻.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1,22: 360-361.4、江波,孟悛非,陈应明. 颅底脊索瘤的CT和核磁共振成像影像分析.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1,36: 363-366.5、江波, 孟悛非, 余深平, 陈应明, 邹文星, 陈美霞. 单倍剂量增强MR主动脉造影.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1,35: 507-511.6、江波, 孟悛非, 黎东明, 陈应明, 余深平, 陈美霞, 邹文星. 半傅立叶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单次屏气三维磁共振胆管成像.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35: 211-214.7、江波, 孟悛非, 陈应明, 罗柏宁, 陈美霞, 邹文星, 黄权. 颅底脊索瘤的MR影像研究(论动态增强扫描的意义).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0,34: 95-97.
立即挂号张朝晖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放射科
张朝晖,副主任医师,博士,中华放射学会骨关节学组成员,广东省放射学会骨关节学组成员,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杂志编委,中国骨与关节杂志通讯编委,中华放射学杂志审稿专家。从事放射诊断工作16年,在骨关节和软组织疾病影像诊断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医学论文二十余篇,参编医学专著八部。主要教育和工作经历: 1998年在原中山医科大学获得影像医学硕士学位后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工作至今 2003年 ~ 2004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进修 2010年在中山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社会兼职:中华放射学会骨关节学组成员,广东省放射学会骨关节学组成员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杂志编委,中国骨与关节杂志通讯编委,中华放射学杂志审稿专家论著:近5年主要第一作者论文1. 动脉标记灌注成像对软组织VX2肿瘤血管生成的评价. 中华放射学杂志,2010,44(10):1084-10882. 软组织脂肪瘤与分析化良好型脂肪肉瘤的MRI鉴别.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41(10):1096-10983.四肢黏液样脂肪肉瘤的MRI诊断.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41(1):66-684. 弥散成像对兔软组织VX2肿瘤细胞增殖的评价.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09,16(22):1735-17385.MR Imaging Features of SolitaryPlasmacytoma of the Spine. 中国肿瘤临床 (英文版), 2009, 6(4):241-2446.四肢横纹肌肉瘤的MRI和CT影像学特征-附9例报告. 癌症杂志. 2007,26(9):1001-1004专著:近5年主要参编专著1.郭启勇主编. 实用放射学. 第三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1175-11852.陈金城, 黄力, 刘斯润主编. 实用临床影像解剖与影像诊断.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7: 548-6613.孟悛非主编. 骨肌系统影像诊断与临床.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107
立即挂号郭文波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放射科
郭文波,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2005年在中山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毕业,研究方向介入放射学。2001年中山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毕业,研究方向介入放射学。2004年在韩国进修学习。一直从事肿瘤治疗和科研工作,专长肝癌,梗阻性黄疸的微创治疗和肺癌、胰腺癌、肠癌,胃癌等各种肿瘤的化疗和微创治疗。自98年来重点从事妇科疾病的介入治疗和临床研究,对妇科肿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的介入微创治疗有较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方面的科研和临床,对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进行了较系统的临床研究,对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所致的痛经的微创治疗有较独特的研究,对妇科微创治疗中如何保护卵巢、子宫内膜等,即保护子宫的生育功能有较深刻的认识。至今亲自操作进行子宫肌瘤栓塞近500多台,子宫腺肌症栓塞100多台,各类盆腔介入操作手术约3000台。发表国家级和省级专业杂志共20多篇文章,并且参与编写书籍3本。参与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基金的具体研究工作。
立即挂号余深平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放射科
余深平,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博士,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会员。医疗特长: 1990年在中山医科大学本科医学系放射诊断毕业后,一直在中山一院放射科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和研究工作。在临床医疗和科研工作中,特别是在关于腹部疾病的CT和MR研究中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在磁共振增强灌注对肝脏疾病血供的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腹盆部恶性肿瘤转移性淋巴结评价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研究方向:消化系统疾病影像诊断主要教育和工作经历: 1984 – 1990年在中山医科大学本科学习放射诊断专业;1994 – 1997年或获得中山医科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学位;1999 – 2002年获得中山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学位。1990本科毕业后至今一直在中山一院放射科工作。社会兼职: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会员,第 11、12 届 全国青年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影像学专业委员会第二节委员会常委。论著:《3.0T磁共振背景抑制弥散加权成像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1;14(11):842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metastasis from non-metastatic lymph nodes in cervical cancers: pilot study of DWIBS at 3T MRI》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10;123(20):2820《Pleomorphic xanthoastrocytoma: MR imaging findings in 19 patients》Acta Radiologica, 2010;52(4):223《3.0T磁共振背景抑制弥散加权成像不同图像后处理方法观察盆腔淋巴结的比较》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09;15(6)476《Direct intrahepatic portocaval shunt through transhepatic puncture via retrohepatic inferior vena cava: applied anatomical study》Surgical and Radiologic Anatomy, 2009;31(6):325等共30余篇(SCI收录4篇)专著:《肝脏磁共振成像》(第二主译)《女性盆腔与乳腺肿瘤临床CT诊断》(第二主编)、《临床CT掌中宝》(第二主编)、《肝细胞癌的临床CT诊断》(副主编),以及《腹部外科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学》等5部专著(参编)。
立即挂号邝健谊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放射科
邝健谊,主任医师,教授, 擅长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骨骼系统及ICU疾病的影像学诊断。研究方向:心胸疾病主要教育和工作经历:1984年-—1990年 中山医科大学 就读医学系放射诊断专业1990年-—2000年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放射科工作2000年—2005年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 放射科2005年—至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放射科
立即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