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永强
2届年度好医生

郝永强

主任医师

权威认证
医院保障

出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骨科

评价:

(22)

擅长:

骨与软组织肿瘤(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保肢及肢体重建)、骨盆肿瘤的切除及个体化保肢重建、疑难性骨病、骨关节复杂性创伤、骨质疏松症及相关骨折、病理性骨折的规范治疗、转移性骨肿瘤的诊断与综合治疗。

简介:

郝永强,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管处处长。1998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1998至今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上海市关节外科临床中心从事医、教、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靶向 Notch 信号通路调控干细胞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项目批准号81071472)” 及“肌肉影响骨折愈合的Akt1信号通路分子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81371960)”、上海市科委“基于图像融合的下一代非触式骨科手术导航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样机研制”、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新兴前沿技术项目“3D打印技术在骨肿瘤个体化保肢重建中的应用及规范化平台建设”、上海交通大学“医工(理)交叉研究基金”重点项目“载PTX可控释放涂层可降解镁合金骨内填充支架修复骨肿瘤骨缺损的研究”等项目,作为子课题副组长参加国家863项目“具有多级孔结构的有序纳米纤维 BC/HAp 骨组织工程支架的构建及其应用技术研究”、国家973项目子课题“新型医用材料的功能化设计及生物适配基础科学问题研究”、985工程项目“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转化”等研究项目,为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机理的实验研究”、上海市科委医学发展基金重点资助项目“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与防治研究”的主要承担者,上海市教委项目 “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机理的实验研究”等项目的主要参加者;主持完成了上海市高校科研基金“自体骨髓干细胞复合载体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修复的实验研究。”、上海市卫生局项目“自体富集骨髓干细胞复合载体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研究。”等科研项目。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90余篇(SCI收录21篇)。申请国家专利11项。2004年赴比利时Free大学附属医院骨科、2009年赴美国纽约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骨科作访问学者。目前是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骨肿瘤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骨质疏松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质疏松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肿瘤工作委员会脊柱骨盆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会骨关节与脊柱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骨盆环肿瘤学组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骨组织库分会委员、上海市康复医学会骨科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华人骨研学会会员、国际脆性骨折学会委员(FNN)、SICOT中国骨肿瘤学组委员、SICOT中国上海分会骨病学组副组长、上海市骨科学会骨肿瘤专业组组长、上海市康复医学会骨科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骨科医师协会骨肿瘤组副组长、上海市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医学3D打印联盟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骨质疏松症防治中国白皮书》编委会委员等,《中国骨质疏松杂志》副主编、《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委(基础《实验》与组织工程主编)、《国际骨科学杂志》编委、《JBMR(中文版)》编委、《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编委、《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编委、《骨矿与临床》副主编、《骨质疏松诊断》副主编等。分别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1年 )、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01年 )、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2002年 )(第5完成人)、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4年 )(第2完成人)各一项。曾获第三届、第四届全国骨科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大会优秀论文奖各一次;2002国际骨质疏松高级研讨会获青年学者奖;第一届全国骨矿研究年会获中青年优秀论文一等奖;第四届中国药学发展奖康辰骨质疏松医药研究奖(HOMA)杰出青年学者奖;2010首届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临床研究杰出青年学者”优秀奖。

展开

专业擅长

骨与软组织肿瘤(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保肢及肢体重建)、骨盆肿瘤的切除及个体化保肢重建、疑难性骨病、骨关节复杂性创伤、骨质疏松症及相关骨折、病理性骨折的规范治疗、转移性骨肿瘤的诊断与综合治疗。

个人简介

郝永强,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管处处长。1998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1998至今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上海市关节外科临床中心从事医、教、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靶向 Notch 信号通路调控干细胞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项目批准号81071472)” 及“肌肉影响骨折愈合的Akt1信号通路分子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81371960)”、上海市科委“基于图像融合的下一代非触式骨科手术导航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样机研制”、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新兴前沿技术项目“3D打印技术在骨肿瘤个体化保肢重建中的应用及规范化平台建设”、上海交通大学“医工(理)交叉研究基金”重点项目“载PTX可控释放涂层可降解镁合金骨内填充支架修复骨肿瘤骨缺损的研究”等项目,作为子课题副组长参加国家863项目“具有多级孔结构的有序纳米纤维 BC/HAp 骨组织工程支架的构建及其应用技术研究”、国家973项目子课题“新型医用材料的功能化设计及生物适配基础科学问题研究”、985工程项目“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转化”等研究项目,为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机理的实验研究”、上海市科委医学发展基金重点资助项目“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与防治研究”的主要承担者,上海市教委项目 “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机理的实验研究”等项目的主要参加者;主持完成了上海市高校科研基金“自体骨髓干细胞复合载体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修复的实验研究。”、上海市卫生局项目“自体富集骨髓干细胞复合载体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研究。”等科研项目。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90余篇(SCI收录21篇)。申请国家专利11项。2004年赴比利时Free大学附属医院骨科、2009年赴美国纽约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骨科作访问学者。目前是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骨肿瘤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骨质疏松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质疏松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肿瘤工作委员会脊柱骨盆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会骨关节与脊柱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骨盆环肿瘤学组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骨组织库分会委员、上海市康复医学会骨科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华人骨研学会会员、国际脆性骨折学会委员(FNN)、SICOT中国骨肿瘤学组委员、SICOT中国上海分会骨病学组副组长、上海市骨科学会骨肿瘤专业组组长、上海市康复医学会骨科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骨科医师协会骨肿瘤组副组长、上海市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医学3D打印联盟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骨质疏松症防治中国白皮书》编委会委员等,《中国骨质疏松杂志》副主编、《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委(基础《实验》与组织工程主编)、《国际骨科学杂志》编委、《JBMR(中文版)》编委、《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编委、《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编委、《骨矿与临床》副主编、《骨质疏松诊断》副主编等。分别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1年 )、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01年 )、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2002年 )(第5完成人)、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4年 )(第2完成人)各一项。曾获第三届、第四届全国骨科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大会优秀论文奖各一次;2002国际骨质疏松高级研讨会获青年学者奖;第一届全国骨矿研究年会获中青年优秀论文一等奖;第四届中国药学发展奖康辰骨质疏松医药研究奖(HOMA)杰出青年学者奖;2010首届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临床研究杰出青年学者”优秀奖。

同科室可挂号医生

  • 杨二柱

    杨二柱

    住院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骨科

    医学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先后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及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骨科学习,熟练掌握腰椎退变性疾病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熟练掌握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技术,以及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微创(PVP和PKP)和综合治理。对复杂腰腿痛以及脊柱术后复发的诊断及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在Sping, European Spine等领域内具有较高影响力杂志发表学术论文

    立即挂号
  • 徐辰

    徐辰

    住院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骨科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博士学位,师从第九人民院骨科朱振安教授

    立即挂号
  • 顾剑华

    顾剑华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骨科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骨科临床工作14年。2014年赴德国科隆大学LVR-Klinik进修学习

    立即挂号
  • 龚伟华

    龚伟华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骨科

    龚伟华,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上海市医学会创伤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创伤工作组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病专业委员会修复重建委员会委员,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中国部创伤学会委员。从事创伤骨科临床工作20余年, 1997年就参加中国医疗队远赴摩洛哥工作,2010年又参加上海市援滇医疗队赴云南工作并获援滇先进个人称号,2012年雅安地震时作为专家组成员赴成都指导救灾工作,受到卫计委嘉奖。接受过AO创伤的专业系统培训,在比利时(AO fellow),德国及法国 (欧洲创伤协会培训中心)及瑞士(AO master courses)等国接受过多次创伤骨科专业培训。擅长急性多发创伤治疗,如复杂关节周围骨折,四肢骨折的治疗,特别对肩肘腕外伤及足踝损伤方面的治疗积累丰富经验。在创伤后遗症的治疗,如陈旧性骨折,骨不连及骨折畸形愈合的诊治,骨缺损及创伤后感染的综合治疗方面也颇有经验。

    立即挂号
  • 俞超

    俞超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骨科

    俞超,男,创伤组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1994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临床系,进入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骨科工作,2006年晋升副主任医师。同时在工作期间协同管理奉城医院骨科,负责临床工作。2015年5月至11月,援滇工作半年,担任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人民医院外四科主任。毕业后分别在韩国庆熙医科大学骨科,德国Charite大学医院骨科,美国路易维尔大学医院创伤中心等多个医学中心培训学习。长期在骨科临床工作,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目前每年完成各类骨科手术300余台,成功抢救多名危重患者。工作期间,认真负责,刻苦专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手术技巧,形成一套独特的诊疗步骤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擅长各类复杂骨折的手术治疗,尤其是的关节周围骨折及骨盆骨折的治疗,肢体骨缺损、骨感染、骨不连及组织缺损的修复治疗,同时熟练掌握计算机导航技术,成功完成计算机导航下的各类微创手术。多次在全国骨科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交流经验。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十余篇。

    立即挂号
  • 李华

    李华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骨科

    李华,男,副主任医师,博士。1993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临床医疗系。毕业后进入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工作至今。2001年获得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目前为国际矫形与创伤研究协会(SICOT)会员,AO脊柱协会会员。参与编写和编译了《关节镜手术学》、《现代外科学》、《创伤骨科学》等书籍。长期在临床医疗第一线工作,具备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现主要从事脊柱外科,擅长各类脊柱退行性疾病(颈椎病、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韧带骨化症等)、脊柱和脊髓损伤、脊柱肿瘤、脊柱感染、脊柱畸形的诊断和治疗。对于老年退行性脊柱疾病尤其是退行性脊柱侧凸、慢性下腰痛和腰腿痛的介入治疗(小关节注射、神经根阻滞等)、微创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包括康复具有独到的见解。对于各类脊柱感染尤其是结核的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

    立即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