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沛
主任医师
出诊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骨科
评价
3.0
挂号量
0
好评率
0%
擅长:
脊柱外科、颈椎病、腰椎病诊断治疗及手术;疑难性骨病、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治疗
简介:
王沛,男,主任医师,教授,1942年7月出生,回族,博士生导师,1967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医疗专业,1982于宁夏医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1984年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骨科工作至今,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脊柱外科学组委员,天津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骨科杂志》编委(第3-第6届),《临床骨科杂志》编委,《脊柱外科杂志》编委,《天津医科大学学报》编委。创建脊柱外科手术安全法:“蚕蚀法”,“漂浮法”和“开窗法”,使一般认为椎管狭窄严重,手术难度大的胸椎管狭窄在本科连续10余年100余例无一加重。每年主办,连续六届“脊柱退变病理和临床研究”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主持制作卫生部医学视听教材《腰椎间盘突出症》,已公开发行。正在承担市局级科研课题2项,正在培养博士生7名,主持和参与科研课题获省市级科技进步2等奖1项,3等奖3项。发表论文和参加编写出版的论著共40余篇。在《中华骨科杂志》的“骨科教程”栏目介绍:如何判定骨折移位的病理,指导临床治疗;腰骶神经通道,指导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管狭窄手术治疗;评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待讨论的问题;介绍什么是真正的AO和BO技术指导骨折治疗。腰骶神经通道的解剖概念。在“骨科讲座”栏目讲述非典型Scheuermann’s病和椎间盘突出的关系等。
展开
专业擅长
脊柱外科、颈椎病、腰椎病诊断治疗及手术;疑难性骨病、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治疗
个人简介
王沛,男,主任医师,教授,1942年7月出生,回族,博士生导师,1967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医疗专业,1982于宁夏医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1984年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骨科工作至今,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脊柱外科学组委员,天津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骨科杂志》编委(第3-第6届),《临床骨科杂志》编委,《脊柱外科杂志》编委,《天津医科大学学报》编委。创建脊柱外科手术安全法:“蚕蚀法”,“漂浮法”和“开窗法”,使一般认为椎管狭窄严重,手术难度大的胸椎管狭窄在本科连续10余年100余例无一加重。每年主办,连续六届“脊柱退变病理和临床研究”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主持制作卫生部医学视听教材《腰椎间盘突出症》,已公开发行。正在承担市局级科研课题2项,正在培养博士生7名,主持和参与科研课题获省市级科技进步2等奖1项,3等奖3项。发表论文和参加编写出版的论著共40余篇。在《中华骨科杂志》的“骨科教程”栏目介绍:如何判定骨折移位的病理,指导临床治疗;腰骶神经通道,指导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管狭窄手术治疗;评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待讨论的问题;介绍什么是真正的AO和BO技术指导骨折治疗。腰骶神经通道的解剖概念。在“骨科讲座”栏目讲述非典型Scheuermann’s病和椎间盘突出的关系等。
点击预约
电话咨询
图文咨询
同科室可挂号医生
吴强
主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骨科
吴强,主治医师,2013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师从著名的冯世庆教授。参与各级别科研课题3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及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各2项。参与发表SCI论文10余篇,其中包括以第一作者或并列第一作者在《Regen Med》、《Journal of Spinal Cord Medicine》、《Spinal Cord》等杂志发表。
立即挂号朱郁芳
未知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骨科
朱郁芳,女,国际造口(伤口)治疗师,副主任护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骨科护士长。现担任天津市护理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秘书、天津市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护理学组副组长、天津市护理学会伤口造口失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护理学组委员、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伤口组组长。每年完成疑难伤口处理及会诊两千余例次。在护理管理中,率先开展“文明优质服务”,针对专科特点,深入开展人性化服务,得到医护患的肯定,患者满意度持续在95%-98%,每年收到护理表扬信及锦旗十数件。带领“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护理团队,向“专业高效”的方向迈进。每年主持召开天津市及我院各级的培训、交流、授课并完成各级的带教工作。曾在北方网、新浪网、天津电视台、《天津日报》、《老年报》、天津市护理学会、天津市护理质控中心、总医院网站等媒体及杂志中进行报道及科普宣传。目前主持局级课题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数篇文章发表于《中华护理杂志》、《天津护理》。自2012年至2014年连续荣获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十佳护士长”、2013年至2014年荣获天津市护理学会先进工作者、2014年荣获天津市人民满意“好护士”称号。
立即挂号李玉琳
主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骨科
李玉琳,男,主治医师,医学博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创伤分会 委员,天津市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 委员,天津市救援医学会 委员
立即挂号刘燊
主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骨科
刘燊,男,主治医师,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博士学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创伤康复专业委员会青年学组委员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残康复专业委员会矫形器与肢体功能重建学组委员
立即挂号张彬
副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骨科
张彬,讲师、副主任医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新世纪人才”,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肩肘专业委员。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及市级课题5项。
立即挂号刘洋
副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骨科
2010年硕士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博士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就职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骨科至今,副主任医师,专业方向为脊柱外科,可独立完成创伤及腰椎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等基本手术,自2008年开始师从冯世庆教授从事组织工程学技术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1项,发表在国外、中华和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 20 篇,参编论著 1 部。第一作者 7篇,任现职后共发表 3 篇 SCI 文章(其中一篇为共同第一作者,影响因子最高:4.521,发表中文综述一篇,英文综述一篇。2015年获评骨科青年技术骨干,2017年加入国际华人骨研学会任青年发展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转化与创新学组青年委员兼秘书,天津市生物组织工程委员会委员。2016年参加北美脊柱年会并以Lumbar spondylolisthesis and the operative key points of 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为题作报告文章,主持异体脊髓支架联合环孢素 A 纳米阳离子脂质体修复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81301544),完成科室要求的带教任务,顺利完成7年制及留学生的实习带教任务,参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指导研究生完成毕业课题。1.Yang Liu, De-xiang Ban ,Shi-qing Feng, Photodynamic Therapy Mediated by 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 to Reduce Glial Scar Formation and Promote Hindlimb Functional Recovery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in Rats,Journal of Biomedical Nanotechnology,12(11):2063-2075 2016 if:4.5212.Yang Liu, De-xiang Ban,Shi-lian Kan, Tai-wei Cao, Shi-qing Feng, The Impact of Diabetes Mellitus on Patients Undergoing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A Meta-Analysis, Eur Neurol 2017;77:105–112 if:1.6973.Liu Y, Wang CY, Kong XH, Wang HJ, Chang J, Zhang DP, Ban DX, Feng SQ.Novel multifunctional polyethylene glycoltransactivating-transduction protein-modified liposomes cross the blood-spinal cord barrier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J Drug Target. 2009 18(6)420-4294.D-X Ban, Y Liu, T-W Cao, S-j Gao, S-Q Feng, The preparation of rat’s acellular spinal cord scaffold and co-culture with rat’s spinal cord neuron in vitro, Spinal Cord (2016), 1–85.Qian li,Yang Liu, Wenzhi Li, Shiqing Feng .Photodynamic therapy as a potential treatment for spinal cord injury. Medical Hypotheses .2011,77, 58–596.Ban DX, Ning GZ, Feng SQ, Wang Y, Zhou XH,Liu Y, Chen JT. Combination of activated Schwann cells with 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the best cell strategy for repair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in rats. Regen Med. 2011,6:707-720.7.Wang H, Zhang S, Liao Z, Wang C, Liu Y, Feng S, PEGlated magnetic polymeric liposome anchored with TAT for delivery of drugs across the blood-spinal cord barrier. Biomaterials. 2010 , 31(25),6589-6596.8.Shi-qing Feng, Xiao-hong Kong, Yang Liu, De-xiang Ban, Guang-zhi Ning,Jia-tong Chen, Shi-fu Guo, Pei Wang Regeneration of spinal cord with cell and gene therapy Orthopaedic Surgery. 2009, Vol. 1, No. 2: 153-163
立即挂号轻松扫一扫 预约挂号没烦恼
公众号:预约陪诊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