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傲亚
2届年度好医生

刘傲亚

主任医师

权威认证
医院保障

出诊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评价:

(22)

擅长:

目前从事高血压专业,尤其擅长恶性和继发性高血压、顽固性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病、肾性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

简介:

主要学术论著 2011-07-04 血管紧张素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心肺血管杂志》 2011-06-06 老老年与青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水平差异的研究《中国医药杂志》 2011-06-06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压变异的相关性《中华心血管杂志》 2011-05-05 高血压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动脉-心脏结构的相关性研究《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1-05-05 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及踝臂指数与左室质量指数相关性《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展开

专业擅长

目前从事高血压专业,尤其擅长恶性和继发性高血压、顽固性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病、肾性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

个人简介

主要学术论著 2011-07-04 血管紧张素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心肺血管杂志》 2011-06-06 老老年与青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水平差异的研究《中国医药杂志》 2011-06-06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压变异的相关性《中华心血管杂志》 2011-05-05 高血压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动脉-心脏结构的相关性研究《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1-05-05 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及踝臂指数与左室质量指数相关性《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 04

    11月

    吲哚布芬片治疗脑梗有效吗
    吲哚布芬片治疗脑梗有效吗

    吲哚布芬片对脑梗的治疗效果还是不错的。脑梗塞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中风,口语中也常称为脑血栓。是指在脑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引起的血管壁病变的基础上,出现管腔狭窄、闭塞或者有血栓形成,或者是各种血栓堵塞在脑动脉的相应部位

    2021-11-04

    4812次阅读

    吲哚布芬片治疗脑梗的效果好吗
    吲哚布芬片治疗脑梗的效果好吗

    吲哚布芬片对脑梗的治疗效果还是不错的。吲哚布芬片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的,血小板的活性可以恢复到以前。也就是说,如果服用阿司匹林后需要恢复血小板功能,血小板需要7-10天才能再生,所以出血很难控制。吲哚布芬的抗血小板在24小时内会消失

    2021-11-04

    5094次阅读

    吲哚布芬片治冠心病吗
    吲哚布芬片治冠心病吗

    吲哚布芬片对冠心病的治疗有一定作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它是指供应心脏营养物质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的粥样硬化或痉挛,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血栓形成导致管腔闭塞,导致心肌缺血

    2021-11-04

    3916次阅读

    吲哚布芬片预防脑梗吗
    吲哚布芬片预防脑梗吗

    吲哚布芬片对脑梗的预防有效果。吲哚布芬片是一种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首先可以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从而抑制血小板的生成。另外也可以抑制血小板生成过程中的各种因子,防止血小板聚集。

    2021-11-04

    4784次阅读

    吲哚布芬片和氯吡格雷的区别
    吲哚布芬片和氯吡格雷的区别

    吲哚布芬片和氯吡格雷虽然是同一类的药,但还是有区别的。氯吡格雷的对于血小板的作用是不可逆的,还会出现出血,例如皮下出血、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等情况。除此之外,肠胃还会受到影响,如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因此,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应该慎重应用。

    2021-11-04

    5741次阅读

    吲哚布芬片可以治疗脑血栓吗
    吲哚布芬片可以治疗脑血栓吗

    吲哚布芬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治疗脑血栓。脑血栓的形成一般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脑血管斑块的形成,导致血管狭窄。当狭窄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堵塞,相应的脑组织会因血管闭塞而失去血液供应,从而导致脑细胞缺血缺氧坏死,即脑梗死的症状。

    2021-11-04

    3824次阅读

同科室可挂号医生

  • 吴小滢

    吴小滢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吴小滢,女,副主任医师于北京安贞医院从事临床、科研\干部医疗等工作20年。先后于急诊室、EICU监护室、心内科病房门诊工作。努力学习前沿医学知识,不断进取,长期从事临床实际工作,工作积极,认真负责,与同事友好相处,热心开朗,乐于助人。对待患者耐心热心,尊重患者权益,积极为患者服务。长年来,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擅长心血管病稳定型或不稳定型 \疑难病诊治及PCI术后患者的治疗管理。

    立即挂号
  • 田晋帆

    田晋帆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个人简介 田晋帆,女,心血管内科专业临床博士。师从我国最早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先驱者之一、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吕树铮教授。博士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从事心内科专业多年。熟练掌握冠心病领、高脂血症、高血压、心衰等领域的药物治疗。目前从事心血管介入诊疗工作。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研包括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首都特色重点项目等。承担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项目和北京市优秀人才项目,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2019年获得CIT青年医师奖。 专业擅长 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药物和介入(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治疗、高脂血症以及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立即挂号
  • 李艳芳

    李艳芳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李艳芳,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心力衰竭、动脉硬化和心血管受体。1982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医疗系获医学学士学位,1988年在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心血管内科获临床硕士学位,1996年在北京医科大学三院心血管内科获医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临床学院心内科、解放军总医院南楼心血管二科工作。兼任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常务理事、高血压分会副会长,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常委;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中华多器官疾病杂志、慢性病学杂志编委;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中华临床医学杂志稿人;中华科技奖第三届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首都医学发展基金评审专家、北京市科委科技成果评审专家。曾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课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课题、中国医师协会探索心血管研究基金課题、中卫生部保健基金课题、北京市保健基金课题、军队九五科研课题等,近10年来在SCI收录杂志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专著9部,副主编专著2部,参编专著8部,共培养研究生20名。先后7次被评为优秀研究生导师。

    立即挂号
  • 杨士伟

    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杨士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心血管医学博士,首都医科大学介入心脏病学博士后,MayoClinic访问学者。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12病房主任医师,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动脉粥样硬化研究室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2013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2014年入选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2014年入选北京“高创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作为课题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在内10余项课题。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数十篇,主编(译)专著3部,获得发明专利6项。2012年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014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立即挂号
  • 温绍君

    温绍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温绍君,执业医师,研究员,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863计划心血管项目首席科学家,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特需门诊特聘专家及老年心内科特聘专家,法国巴黎第七大学Postdoctor。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双心医学”学科组成员、中国老教授协会医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北京精准医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心脏学会(CHS)理事、国际高血压协会会员(ISH)、欧洲心脏病学会会员(FESC)、国家人事部留学回国科研基金评审专家、国家科技攻关重大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药品评审专家、卫生部医疗技术审核专家,中国银保监会及中国保险行业协会重大疾病保险医学评审专家。同时兼任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等多家医学杂志编委,心肺血管病杂志副主编。从事心血管系统相关疾病的临床工作40余年,尤其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肺栓塞、血脂异常、心律失常及心脏病心理学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致力于科技部、卫生部、教育部、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组织的医疗公益及科普教育活动;承担并完成北京市科委课题、国家“七五”、“九五”重点攻关课题、卫生部和北京市重点学科课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前期研究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等课题20余项;获得北京市卫生局科技成果奖6项、北京市科技进步奖2项和北京市学术成果奖1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项;发表中文核心论文200余篇、英文SCI论文40余篇、参与编撰论著20余部。近20年连续培养40余名硕博士研究生,并与美国加州大学合作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立即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