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涛
2届年度好医生

耿涛

副主任医师

权威认证
医院保障

出诊医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中医科

评价:

(22)

擅长:

冠心病,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失眠,牛皮癣,白癜风,结节病,亚健康,运动减脂,慢性病运动康复。

简介:

耿涛,毕业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就职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展开

专业擅长

冠心病,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失眠,牛皮癣,白癜风,结节病,亚健康,运动减脂,慢性病运动康复。

个人简介

耿涛,毕业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就职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 05

    12月

    做一半软了是阴虚还是阳虚
    做一半软了是阴虚还是阳虚

    做一半软了的情况一般可能是阴虚导致的,也可能是阳虚导致的,还可能是性功能勃起障碍等导致的,具体情况如下:1、阴虚:肾阴虚的症状一般会表现为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津,平时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平时不能剧烈运动。

    2022-12-05

    5253次阅读

  • 18

    11月

    舌头下面两边发紫发黑图片
    舌头下面两边发紫发黑图片

    舌头下面两边发紫发黑可能是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的,还可能是血管瘤等疾病导致的,要根据病因对症治疗。血液循环不畅:患者血液循环不畅很可能会导致舌头下面两边发紫发黑的情况,建议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多吃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饮水,饭后及时刷牙,注意口腔的清洁,加强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2022-11-18

    6762次阅读

  • 05

    07月

    中医脚底经络图
    中医脚底经络图

    中医脚底经络指的是足三阴,三阳经脉,主要包括太溪穴、厉兑穴、照海穴、内庭穴、大敦穴、隐白穴、丰隆穴、窍阴穴、涌泉穴、至阴穴等穴位。其中,太溪穴能够起到滋补肾脏的左右;厉兑穴具有清热祛湿、调节肠胃的作用;照海穴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喉咙干燥的症状;内庭穴能够缓解牙疼,祛胃热。

    2022-07-05

    7455次阅读

  • 01

    07月

    中草药老鼠屎图片大全
    中草药老鼠屎图片大全

    中草药老鼠屎一般是指五灵脂,是复齿鼯鼠的干燥粪便,具有活血止痛、调节免疫、化瘀止血等功效,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心绞痛、冠心病、产后瘀滞腹痛等病症。中草药老鼠屎一般是指五灵脂,性温,味甘酸,入肝、脾经,具有活血止痛、调节免疫、化瘀止血等功效,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于治疗心绞痛、冠心病、产后瘀滞腹痛等病症,也可以外用治疗蛇、蝎、蜈蚣咬伤。

    2022-07-01

    7815次阅读

    黄连片图片
    黄连片图片

    黄连片一般是指黄连上清片,中成药,具有清热燥湿、行气止痛、止痢止泻等作用,可用于治疗急性肠胃炎、痢疾、慢性腹泻等疾病。黄连片一般是指黄连上清片,主要成分为盐酸小檗碱、木香、吴茱萸、白芍等,味苦、微辛,其中盐酸小檗碱是治疗痢疾的有效药,辅以木香、白芍行气止痛,缓解脐周胀痛及痢疾里急后重,佐以吴茱萸温中散寒,诸药合用,具有清热燥湿、行气止痛、止痢止泻等作用。

    2022-07-01

    5054次阅读

    下廉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下廉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下廉的准确位置位于前臂侧立位肘横纹下4寸处曲池与阳溪的连线上。下廉的作用主要是通经活络,调节肠胃,缓解头痛、腹痛等。下廉的准确位置位于前臂侧立位肘横纹下4寸处曲池与阳溪的连线上。下廉的作用主要是通经活络,调节肠胃。

    2022-07-01

    8429次阅读

同科室可挂号医生

  • 张雪

    张雪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中医科

    张雪,博士学位,副主任医师,工作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针灸(脑病)科。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10余年。 擅长中医中药治疗失眠、焦虑症、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植物神经紊乱、中风、动脉硬化、偏头痛等疾病。 曾经就读中国中医科学院,分别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师从著名针灸学家刘志顺主任医师。2007年开始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工作至今,获院青中年名医称号,并在院级多项竞赛中获奖,承担多项院级科研课题,并参与市级课题。中国针灸学会、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会员。作为第一作者论文在 Evidence 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Medicine 、《中国针灸》、《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等杂志上发表,共计10余篇。

    立即挂号
  • 黄世敬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中医科

    黄世敬,教授,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老年病科,兼任中药研发中心主任。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 擅长领域 擅长中医中药治疗中风、脑梗塞、脑白质病、高血压病、冠心病、房颤、心绞痛、高脂血症、帕金森综合征、偏头痛等心脑血管疾病;失眠、抑郁症、焦虑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性头痛、睡眠障碍、骨质疏松、代谢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等心身疾病和亚健康状态及免疫功能低下 人物经历 1987.7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 1995.7中医内科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从事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1998.7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脑病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师从于著名中医药学家王永炎院士,从事中医药防治脑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1998.9-2000.12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国家新药临床试验(GCP)研究中心博士后,副主任医师。从事中药新药临床试验、中医舌诊专家系统研制及应用、冠心病、中风的证候规范化等研究。 2001.1至现在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从事老年病、心身疾病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临床研究工作。其间,2001.4-2003.6 受国家中医管理局派遣,赴坦桑尼亚从事中医药临床研究,任专家组长。在那里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实践,先后负责实施了中药的系列临床观察,并对过去十余年的病历资料进行了全面整理,建立了病例资料数据库,工作期间的临床处方及用药获英国大英博物馆收藏,2002年《中央电视4台》等多家媒体对中医专家组在坦中医临床事迹进行了报道。回国后从事老年病、心身疾病中医临床研究工作,2006年晋升为主任医师,并负责中药研发,任中药研发中心主任。 专业介绍: 通过长期系统学习,深入挖掘、整理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奠定了坚实的中医药理论基础,以老年病、中医脑病为主攻方向,确立了以中医药防治脑血管疾病、抑郁症为主要研究内容。注重学术的提炼、总结和提高,形成了心脑血管病“虚气留滞”中医病机理论和血管性抑郁“培元开郁”基本治法,这些研究先后获得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的资助。通过临床验证、基础实验从整体、器官、细胞及分子水平研究了中医药治疗中风、抑郁症、冠心病等的疗效及其作用机理,其成果多在核心期刊、SCI收录期刊发表。 注重临证中把握中医特色,强调“方证相应”。重视临床诊治与现代科技相结合,遵循中医药的自身规律,将现代药理研究成果应用于中医临床,先后开展了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抑郁症、糖尿病、骨质疏松、脑白质病、帕金森病、慢性心绞痛、慢性心律失常、高血压、更年期综合征等的临床研究,且部分临床经验总结成医院制剂、新药及保健品,或获得科技部创新药物专项资助,取得较好社会经济效益。 接受过良好的医学教育和临床技能培训,善于用中西医结合理论完成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心身疾病的诊治。对中药新药研究开发和中医舌、脉诊的客观量化研究均有较深体会。先后受邀赴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比利时、韩国等多国讲学和学术交流。 社会任职 《中国医药导报》编委 《中国医药科学》编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北京中医疑难病研究会副会长

    立即挂号
  • 丁文涛

    丁文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中医科

    "丁文涛,副教授,主任医师,原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针灸(脑病)科主任。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 擅长中医药治疗:失眠、焦虑症、抑郁症、脑梗塞、中风后遗症、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头晕头痛等疾病。 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委员 北京针灸学会药物贴敷学会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常委 中国民族卫生委全国心血管专家委员会常委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常委 承担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教学任务,副教授职称。 设计并担任北京中医药发展基金项目:“微创硬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并中药消瘀方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观察”课题组负责人。2006年8月,入选北京市125人才2类,即20名优秀中医药专家培养人计划。"

    立即挂号
  • 彭艳文

    彭艳文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治未病门诊

    中医硕士,全国第七批名老中医药师承传人,师从国医名师高荣林教授;遍访名师数十名,临床一线十余年。 临证看病求本,处方精准,经方与时方相结合,注重中医体质【目前另出中医体质调理门诊】,临床擅长五脏同调法治疗亚健康、分期分阶段调理阴阳法纠正体质偏颇、活血化痰祛湿法治疗疲劳、疏肝祛湿和胃法治疗慢性胃炎、滋阴潜阳法治疗顽固性失眠、内外同治清肺解表法治疗慢性咳嗽、温阳利水活血法治疗心悸水肿;平肝潜阳熄风法治疗高血压头晕等、心脑同调法改善更年期围绝经期综合征;另对过敏性鼻炎、嗜睡、儿童抽动症等治疗效果确切。 担任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专科专病诊疗分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内分泌分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第一届内分泌与代谢病学专家委员会秘书。参与科研课题6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8篇。编著书籍4本,其中作为副主编1本-《中医治未病与健康管理》;作为编委参与书籍撰写3本《中医治未病与传统特色疗法》、《临床辨证论治方法二十讲》、《Preventive Health Ca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立即挂号
  • 宋观礼

    宋观礼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治未病门诊

    医学博士,博士后,副主任医师。临床师从国医大师薛伯寿教受,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网络药理学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信息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医药健康大数据分会理事等。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0余年,坚持读经典,拜名师,勤临床,注重环境气候变化与个人体质相结合,六经与脏腑经络相结合,重视中医体质辨识,崇尚“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愈防复”,预防保健重于l临末治疗的中医治未病思想,坚持整体思维,个体化施治,处方用药以经方为主,博采各家之长,恪守“大医精诚”理念,在诊治外感热病,顽固性咳嗽,过敏性鼻炎,高血压,冠心病,失眠,脾胃病,月经紊乱,皮炎湿疹,体质调理等取得较好疗效

    立即挂号
  • 吕品

    吕品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治未病门诊

    吕品,女,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治未病工作10余年,擅长运用中药结合针刺、艾灸、拔罐、中医五音疗法等传统特色疗法防治疾病。主要擅长综合治疗头痛、失眠、心悸、痛经、痤疮、多汗、疲劳等及慢性病节气调治。防治疾病重视天人合一, 治疗方法多样,因人因病因时而治。善用中医思维判断解读体检结果。挖掘承扬中医非药物疗法,钻研中医五音疗法。运用中医基础理论结合音乐学、声学等多学科理论,将中药处方制成中医乐方,通过临床结合课题,明确中医五音乐方疗效。2021 年通过卫健委审批,中医五音疗法成为北京首个自主定价中医治疗项目。2019年被评为国家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骨干人才。主持及参与北京市科委、中国中医科学院、国自然基金、国家财政部等多项课题。主编治未病相关书籍书籍3本。兼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民族医药分会副秘书长、北京中医药学会音药研究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等。

    立即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