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君
主任医师
出诊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神经内科
评价:
(22)
擅长:
成人各类癫痫的诊断与治疗;癫痫合并焦虑抑郁的诊治;癫痫药物的合理化应用及癫痫疾病的长程管理;睡眠障碍及发作性疾病的诊疗;脑电图判读;难治性癫痫术前评估。
简介:
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癫痫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神经科临床工作40余年。对神经内科各类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展开
专业擅长
成人各类癫痫的诊断与治疗;癫痫合并焦虑抑郁的诊治;癫痫药物的合理化应用及癫痫疾病的长程管理;睡眠障碍及发作性疾病的诊疗;脑电图判读;难治性癫痫术前评估。
个人简介
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癫痫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神经科临床工作40余年。对神经内科各类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02
11月
蛛网膜下腔是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关键解剖间隙,分布于颅内与椎管区域,处于蛛网膜和软脑膜、软脊膜之间,腔内充满脑脊液,承担缓冲保护神经组织、运输营养及代谢废物等功能,是维持神经功能稳定的重要结构。从解剖分布看,颅内的蛛网膜下腔围绕大脑、脑干与小脑,由蛛网膜和紧贴脑组织的软脑膜围合而成;椎管内的部分则包裹脊髓,借由蛛网膜与软脊膜形成腔隙,且颅内与椎管内的蛛网膜下腔相互连通,为脑脊液循环提供通道,让脑脊液在流动中为神经组织减震,并完成营养输送与代谢交换。
2025-11-02
4102次阅读
一般枕大池囊肿直径超过3cm时会被认定为较大的范畴,其大小的判定和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囊肿生长位置等因素存在着紧密的关联,不同的状况下对人体健康所造成的影响有着显著的差异。1、临床症状表现:若囊肿直径未超3cm,多数患者无明显不适,仅体检时偶然发现;当直径≥3cm,易压迫患者周围脑组织和神经,引发头痛、头晕、恶心,部分患者还会肢体麻木、视力模糊,需关注病情进展。
2025-11-02
3427次阅读
临床中不推荐脑灵素,常因适用范围有限、个体差异大、成分安全性存争议、循证医学证据不足、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风险等,这些因素共同影响其在医疗场景的常规推荐,需结合实际情况谨慎考量。1、适用范围有限:脑灵素针对的病症范围较窄,多适用于特定虚证引发的神经衰弱、失眠等情况,多数患者就诊时的病症不在其适用范畴内,而医院需为患者提供更普适且精准的治疗方案,因此不轻易推荐。
2025-11-02
4515次阅读
突然抽搐大叫又马上恢复正常,可能是低血糖发作、短暂性脑缺血、癫痫部分性发作、低钙性手足搐搦、癔症性发作所致。低血糖需及时补糖;短暂性脑缺血用抗血小板药;癫痫选抗癫痫药;低钙需补钙和维D;癔症需心理干预。若频繁出现,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1、低血糖发作:血糖骤降时大脑供能不足,易引发神经功能紊乱,出现抽搐、大叫,后续因机体调节使血糖回升而恢复。发作时可吃糖果、喝葡萄糖水快速升糖;频繁发作者要排查胰岛疾病,必要时调整降糖药。
2025-11-02
3408次阅读
头疼诱因繁杂,像脑部血管病变、心血管异常、颅内占位性病变等疾病的前兆,可当头疼伴随呕吐、肢体麻木等特殊症状反复出现,往往是身体发出的重病预警,需透过疼痛特征捕捉健康隐患。1、脑部血管病变:脑部血管破裂或堵塞时,局部脑组织因缺血缺氧受损,颅内压波动刺激脑膜与神经末梢,引发头疼。疼痛常突然爆发且程度剧烈,还伴随肢体麻木、言语含糊、单侧无力,若未及时干预,易进展为脑卒中,短时间内危及生命,这类头疼进展快、伴神经症状需高度警惕。
2025-11-02
3886次阅读
甲磺酸倍他司汀常用于改善内耳循环、缓解眩晕等不适,但对药物成分过敏者、消化道溃疡活动期患者、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者、嗜铬细胞瘤患者并不适合盲目服用甲磺酸倍他司汀,这类群体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或病情加重的概率更高,用药前需先评估身体情况。1、对药物成分过敏者:甲磺酸倍他司汀所含成分若引发过敏,易出现皮疹、瘙痒、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时可致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过敏体质者用药前需明确自身是否对该药物成分存在过敏史,避免触发过敏反应。
2025-11-02
4057次阅读
同科室可挂号医生
张亚清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神经内科
张亚清: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主要研究和擅长领域:在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工作2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头痛和脑血管病。擅长各种复杂头痛(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头痛,慢性偏头痛,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的诊断与治疗;脑血管病的诊断、规范治疗与预防。 科研情况:曾赴英国诺丁汉大学学习交流。主持首都卫生发展专项课题、天坛医院青年基金课题、首都医科大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课题,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研究。发表中文核心文章及SCI文章多篇。参与编写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头痛诊断与治疗指南。 社会任职: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头痛协作组秘书、北京神经内科学会头痛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卒中学会全科医学与基层医疗分会常委兼秘书长、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医师协会基层高血压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慢病防治管理协会脑血管病专委会委员兼秘书长、《中华全科医学》编委。
立即挂号
王永刚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神经内科
王永刚 主任医师,教授,博生导师,头痛科主任 2007年 博士毕业 于 第二军医大学 2007年-2013年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住院/主治/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2013年-2019年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2019年-至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神经病学中心 头痛科 科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 /博士生导师 擅长各种原发性头痛(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头痛)、复杂头痛(药物过度使用头痛,新发每日持续性头痛)、青少年头痛以及继发性头痛的诊断与治疗;以及头痛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合并的头晕,情绪和睡眠障碍等疾病的药物综合治疗。 研究方向: 1. 原发性头痛的诊疗与临床研究 2. 原发性头痛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探讨 3. 神经损伤与修复的机制研究 4. 头痛相关的睡眠障碍,情感障碍等共患病的临床诊疗。
立即挂号
刘佳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神经内科
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高级访问学者。北京市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欧洲神经病学会、美国老年医学会、欧洲亨廷顿病协会、国际帕金森病协会会员社会任职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委员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杂志以及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委BMJ、Brain等杂志审稿人新西兰奥克兰医学基金会项目评审专家获奖荣誉北京市特聘专家入选北京市海聚工程入选北京市高创计划欧洲神经病学会Young Neurologist奖(2011年)国际帕金森病协会Melvin-Yahr奖(2011、2015、2017年三次获得)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Fellowship(2016年)中国脑卒中大会百篇优秀论文“北斗一等奖”(2017年)世界神经病学联合会-香港与人公益基金(2017年)伦敦国际神经病理协会(2018年ISN奖)中国好大夫(2019年)
立即挂号
杨伟力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神经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儿科主任,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军医系,首都医科大学第五临床医院副教授,特邀联合会诊专家,累计帮助上万名特殊儿童康复。1983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军医系,1986到北京天坛医院儿科工作至今,现为北京天坛医院教授、首都医科大学第五临床医院副教授。杨教授拥有40余年临床工作经验:完成了大量的临床诊疗工作,参与编写多部文献,共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论文数十篇。
立即挂号
米东华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神经内科
脑血管病诊疗,神经重症相关疾病的诊疗,脑血流监测,头痛头晕等神内常见病和疑难病的诊治。
立即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