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风
2届年度好医生

刘风

主任医师

权威认证
医院保障

出诊医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血液内科

评价:

(22)

擅长:

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各种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多发性骨髓瘤、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等血液病。

简介:

刘风(锋),原西苑医院血液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北京中药大学,曾进修西医基础课1年。1983年考取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西医结合血液病临床专业研究生,师从于全国著名中西医结合血液病专家周霭祥教授。1988年进修造血干细胞移植。 1993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科主管临床副主任,从2007年任血液科主任; 2007年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周霭祥血液病诊治精要》三等奖; 2007年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浙贝及其复方浙贝颗粒辅助化疗提高难 治性白血病临床疗效研究》二等奖; 2010年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青黄散为主要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临床疗效及机理研究》三等奖; 2011年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中药补肾为主联合西药治疗再生障碍性 贫血疗效评价及用药选择的研究》三等奖; 2012年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益气补肾颗粒治疗微小残留白血病临床 疗效及免疫调节机制》三等奖; 2005年8月当选为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2006-2016年被聘请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2008年8月当选为北京医师学会血液内科专业专家委员会委员; 2012年7月当选为北京医师学会血液病专业专家委员会理事; 2012年9月担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六届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12年12月当选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科带头人; 2015年8月当选为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副会长; 2015年9月担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七届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17年5月特聘为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客座教授; 2017年11月聘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顾问; 中国中西医结合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原北京中西医结合血液病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中医杂志特约审稿专家;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咨询专家; 中国中医科学院血液病学科带头人; 全国中医血液病重点专科协作组组长; 全国中医血液病重点专科白血病协作组牵头人; 全国中医血液病重点专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协作组牵头人; 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第八届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一直从事中西医结合血液病临床工作40多年。主编《中西医临床血液病学》、《中西医结合白血病治疗策略》等5部,专著《白血病》,副主编和参编专业书籍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参加国家级、省部级和院级科研课题10余项,获各级科研成果10余项。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血液病。特点为中医与西医并举,以提高临床疗效为宗旨。重点研治的病种为: 1、再生障碍性贫血。自1992年主持开展了抗胸腺细胞球蛋白+中药治疗急性(重型)再障,中医药参与有效率达83%,复发率低;慢性(非重型)再障单纯中医药治疗有肯定效,中西药并用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尤其对西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更具特色。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采用非激素的中西医结合方法疗效十分显著,副作用小。 2、中医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更具专长,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采用单纯中药制剂-青黄散治疗MDS,约50%患者血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中西药并用可进一步提高疗效。有效患者体现在外周血象的提升和生存期的延长,生存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3、部分类型急性白血病,如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急性红白血病(M6)、其他不能接受化疗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单纯中药治疗可使部分患者病情得到显著改善;对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医药干预结合化疗可延长生存期。 4、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医药参与可减少激素用量或替代激素,减少因激素而产生的副作用,部分对激素无效的患者亦可有效。 5、其他血液病,如各种贫血、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也积累了丰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验。

展开

专业擅长

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各种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多发性骨髓瘤、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等血液病。

个人简介

刘风(锋),原西苑医院血液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北京中药大学,曾进修西医基础课1年。1983年考取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西医结合血液病临床专业研究生,师从于全国著名中西医结合血液病专家周霭祥教授。1988年进修造血干细胞移植。 1993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科主管临床副主任,从2007年任血液科主任; 2007年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周霭祥血液病诊治精要》三等奖; 2007年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浙贝及其复方浙贝颗粒辅助化疗提高难 治性白血病临床疗效研究》二等奖; 2010年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青黄散为主要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临床疗效及机理研究》三等奖; 2011年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中药补肾为主联合西药治疗再生障碍性 贫血疗效评价及用药选择的研究》三等奖; 2012年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益气补肾颗粒治疗微小残留白血病临床 疗效及免疫调节机制》三等奖; 2005年8月当选为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2006-2016年被聘请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2008年8月当选为北京医师学会血液内科专业专家委员会委员; 2012年7月当选为北京医师学会血液病专业专家委员会理事; 2012年9月担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六届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12年12月当选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科带头人; 2015年8月当选为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副会长; 2015年9月担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七届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17年5月特聘为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客座教授; 2017年11月聘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顾问; 中国中西医结合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原北京中西医结合血液病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中医杂志特约审稿专家;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咨询专家; 中国中医科学院血液病学科带头人; 全国中医血液病重点专科协作组组长; 全国中医血液病重点专科白血病协作组牵头人; 全国中医血液病重点专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协作组牵头人; 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第八届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一直从事中西医结合血液病临床工作40多年。主编《中西医临床血液病学》、《中西医结合白血病治疗策略》等5部,专著《白血病》,副主编和参编专业书籍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参加国家级、省部级和院级科研课题10余项,获各级科研成果10余项。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血液病。特点为中医与西医并举,以提高临床疗效为宗旨。重点研治的病种为: 1、再生障碍性贫血。自1992年主持开展了抗胸腺细胞球蛋白+中药治疗急性(重型)再障,中医药参与有效率达83%,复发率低;慢性(非重型)再障单纯中医药治疗有肯定效,中西药并用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尤其对西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更具特色。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采用非激素的中西医结合方法疗效十分显著,副作用小。 2、中医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更具专长,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采用单纯中药制剂-青黄散治疗MDS,约50%患者血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中西药并用可进一步提高疗效。有效患者体现在外周血象的提升和生存期的延长,生存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3、部分类型急性白血病,如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急性红白血病(M6)、其他不能接受化疗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单纯中药治疗可使部分患者病情得到显著改善;对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医药干预结合化疗可延长生存期。 4、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医药参与可减少激素用量或替代激素,减少因激素而产生的副作用,部分对激素无效的患者亦可有效。 5、其他血液病,如各种贫血、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也积累了丰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验。

  • 28

    04月

    白细胞低多少不正常
    白细胞低多少不正常

    白细胞的正常范围是(4.0-10.0)×10⁹/L,当低于4.0×10⁹/L时通常被认为不正常。白细胞低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病毒感染、药物副作用、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白细胞减少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增加感染风险,需要引起重视。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帮助身体抵抗病原体。如果白细胞轻度减少,可能仅表现为容易疲劳、乏力等。但如果严重减少,可能导致频繁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影响身体健康。

    2025-04-28

    4399次阅读

    血红蛋白88g/L属于什么程度贫血
    血红蛋白88g/L属于什么程度贫血

    血红蛋白88g/L属于中度贫血。正常成年男性血红蛋白值为120-160g/L,成年女性为110-150g/L,88g/L已明显低于正常范围。中度贫血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缺铁性贫血较为常见,常因铁摄入不足、吸收障碍或慢性失血导致,可通过补充铁剂治疗,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等,同时多吃富含铁的食物,如猪肝、菠菜等。

    2025-04-28

    3223次阅读

    升白针一般打几针可以恢复白细胞
    升白针一般打几针可以恢复白细胞

    升白针一般打2-3针后白细胞可能开始回升,但具体针数因人而异。其主要用于治疗化疗等原因导致的白细胞减少。使用升白针需严格遵医嘱,根据白细胞减少程度等确定剂量与疗程,同时要密切监测血常规。升白针的主要成分是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它能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促使白细胞增殖、分化和成熟,从而提升外周血白细胞数量。使用方式多为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除升白针外,对于白细胞减少还可通过饮食调理,如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

    2025-04-28

    3239次阅读

    rhd血型是阴性好还是阳性好
    rhd血型是阴性好还是阳性好

    RHD血型无论是阴性还是阳性,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只是在不同情境下各有特点。RHD阳性是较为常见的血型,在人群中占比较大。拥有这种血型在输血和妊娠方面通常不会面临特殊困难,血源相对容易获取,在紧急输血等情况下更具优势。而RHD阴性血相对稀少,被称为“熊猫血”。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女性怀孕时,如果胎儿是RHD阳性血,可能会发生母婴血型不合的情况,增加新生儿溶血病的风险,但可通过孕期监测和相应治疗措施降低风险。

    2025-04-28

    4354次阅读

    血小板紫癜能自愈吗
    血小板紫癜能自愈吗

    一般来讲,如果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能自愈,如果是过敏性紫癜,是有可能自愈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产生了针对血小板的抗体,导致血小板过度破坏。其病情容易反复,严重时可能导致内脏出血等严重后果,通常难以自愈,需要积极治疗,如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等,具体用药需遵医嘱。而对于过敏性紫癜,在去除致病因素后,部分患者可能自愈。例如因食物过敏引起的,在避免食用该食物后,病情可能逐渐好转。

    2025-04-28

    3826次阅读

    转铁蛋白是什么
    转铁蛋白是什么

    转铁蛋白是一种能结合并运输铁离子的血浆蛋白。它在铁代谢中起关键作用,可反映机体铁营养状态,对诊断多种疾病有重要意义。转铁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在血液中负责运输铁离子至需铁组织。它与铁离子结合形成复合物,再将铁转运到骨髓用于血红蛋白合成,或运输到其他细胞供代谢利用。临床上,转铁蛋白水平常用于缺铁性贫血、肝脏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的辅助诊断。例如,缺铁性贫血时,转铁蛋白水平可能升高,因为机体试图增加铁的摄取;而在肝脏疾病时,转铁蛋白合成可能受影响,导致其水平改变。

    2025-04-28

    4069次阅读

同科室可挂号医生

  • 全日城

    全日城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血液内科

    全日城,男,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生导师。师从麻柔主任攻读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博士学位,跟师全国著名血液病专家周霭祥主任深造血液病研究。 研究领域: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及老年急性白血病中西医结合诊治策略。专攻MDS、MPN、再障等血液常见病。

    立即挂号
  • 唐旭东

    唐旭东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血液内科

    唐旭东,国家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导师:麻柔教授),博士学位(导师:麻柔教授),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市医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北京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理事,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中西医结合执行委员。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50篇),主编著作2部,参编著作2部。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北京大学教学课题1项,201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专项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课题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课题4项。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项,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立即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