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初
主任医师
出诊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 彩超科
评价
3.0
挂号量
0
好评率
0%
擅长:
擅长 : 技术全面,从事浅表器官(甲状腺、乳腺、淋巴结等)、腹部脏器、血管和妇产科等领域超声检查。
简介:
李建初,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超声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师从中华医学会超声分会主任委员著名超声医学专家张缙熙教授和姜玉新教授,分别于1993年和2008年获超声医学硕士、博士学位。从事超声临床工作近30年,一直坚持超声教学和科研工作。技术较为全面,擅长浅表器官(甲状腺、乳腺、阴囊、淋巴结等)、腹部血管、颈部及四肢血管和腹部脏器超声检查。2001年和2011年分别在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蒙萨拉医院和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做访问学者。 在中华医学会超声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浅表器官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市超声医学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主任等多个学会任职,任多家杂志编委。 共发表专业论文80余篇,多篇论著发表于国外SCI期刊,如J Ultrasound Med,J Vasc Surg和J Clin Ultrasound 等杂志。主编专著4部,参与撰写10余部。主持国家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5项,参与基金课题多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
展开
专业擅长
擅长 : 技术全面,从事浅表器官(甲状腺、乳腺、淋巴结等)、腹部脏器、血管和妇产科等领域超声检查。
个人简介
李建初,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超声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师从中华医学会超声分会主任委员著名超声医学专家张缙熙教授和姜玉新教授,分别于1993年和2008年获超声医学硕士、博士学位。从事超声临床工作近30年,一直坚持超声教学和科研工作。技术较为全面,擅长浅表器官(甲状腺、乳腺、阴囊、淋巴结等)、腹部血管、颈部及四肢血管和腹部脏器超声检查。2001年和2011年分别在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蒙萨拉医院和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做访问学者。 在中华医学会超声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浅表器官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市超声医学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主任等多个学会任职,任多家杂志编委。 共发表专业论文80余篇,多篇论著发表于国外SCI期刊,如J Ultrasound Med,J Vasc Surg和J Clin Ultrasound 等杂志。主编专著4部,参与撰写10余部。主持国家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5项,参与基金课题多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
点击预约
电话咨询
图文咨询
同科室可挂号医生
张青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彩超科
张青,女,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自2004年起在北京协和医院超声诊断科工作,熟练掌握腹部、妇产科、血管、浅表器官等各方面常见疾病及多种疑难疾病的超声诊疗技术,胜任超声科门诊、病房、高干、外宾、介入等各个岗位的工作。具有北京市产前超声筛查资格。 受聘为北京医师协会超声专业专家委员会,任专业组秘书。参与“超声世界中国网”的建设,参与卫生部乳腺癌检查工作。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参与《超声疑难病例解析》《医学超声影像诊断学》等5部专业书籍的编写。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
立即挂号吕珂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彩超科
1994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一直工作于北京协和医院超声科。师从姜玉新教授,2006年取得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学位。先后获四项奖学金资助(CMB奖学金、协和百人计划、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分会出国留学资助计划、新加坡总医院奖学金)赴密西根大学、罗马大学、维罗纳大学附属医院及新加坡总医院交流学习。 主持及参与完成国家级、省部级及院校级科研、教学课题十余项,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医科院创新基金项目1项。 发表论文九十余篇,四次获得北京协和医院医疗成果三等奖,两次排名第一;五次获得全国及北京市优秀论文奖。主编国内首部《胰腺超声检查规范》,首届《超声造影应用指南》专家组成员,参与完成的“产前诊断新技术的系列研究及其临床应用”获2005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消化系统疾病超声多模态系列研究及优化策略的建立”获2019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排名第二)。 现任中华医学会超声分会第九届委员会介入诊疗超声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肿瘤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胰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委员会委员、北京超声医学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北京超声医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第一届肿瘤胰腺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超声分会副会长。
立即挂号夏宇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彩超科
夏宇 医学博士,北京协和医院党委委员,医技党总支书记,超声医学科副主任,甲状腺超声亚专业组组长。 本科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在北京协和医院导师姜玉新教授指导下获得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学位。曾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日本超声医学会奖学金、中国医师学会超声医师分会出国留学项目、北京协和医院“百人计划”等多项奖学金,先后在日本近畿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欧洲肿瘤研究所学习超声造影、超声介入及超声分子成像新技术。参加过美国哈佛大学师资培训班、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科研及导师培训项目;2018年7月至2019年8月参加中组部组团式医疗人才援藏。 参与并主持过 “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归国留学人员基金、北京协和医院青年基金、西藏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目前为北京协和医院“智能超声诊断技术体系研发及应用研究”专科提升项目负责人。已发表SCI收录文章37篇,中文核心期刊文章40余篇。编写及主编专业书籍17部,在两部十三五规划教材中担任副主编;参与编写《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甲状腺癌指南》及《中国医师学会血管超声指南》。
立即挂号姜玉新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超声科
姜玉新,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北京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总编辑,国际妇产超声学会中国分会主任委员,亚洲超声医学与生物学联合会副主席。科研成果获中华医学科技进步奖4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华夏医学科技奖2项。曾获得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师德榜样、全国医德标兵、中国医师奖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长期在医疗第一线工作,多年来主要承担疑难病例的超声会诊工作,解决了大量院内外疑难病例诊断问题。医疗与临床研究工作主要方向:超声造影、乳腺癌早期诊断、甲状腺结节超声诊断、血管与妇产科超声。主要研究成果:乳腺病变高频超声与超声引导术前定位,早期诊断、定位引导准确切除亚临床性乳腺癌,该方法使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明显改善。甲状腺、甲状旁腺疾病超声引导介入诊断与治疗工作。率先在国内开展了肝脏、肾脏、乳腺、甲状腺超声造影研究,建立相关方法,在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困难的恶性肿瘤诊断方面有进展。主持制定《中国胎儿产前超声检查规范》,并向全国推广,对规范我国产前超声检查和提高产前超声检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立即挂号轻松扫一扫 预约挂号没烦恼
公众号:预约陪诊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