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毅
主任医师
出诊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 呼吸内科
评价
3.0
挂号量
0
好评率
0%
擅长:
擅长 : 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睡眠呼吸疾病
简介:
肖毅,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呼吸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专家会员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常委,睡眠呼吸障碍学组 组长 北京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副主任委员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委,中华内科杂志编委,国际呼吸杂志资深编委 长期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尤其睡眠呼吸疾病,主持和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十五,十二五,十三五科技支撑计划等科研项目,主编(呼吸内科疑难病例析评),(临床诊治要点与盲点 呼吸系统疾病),(北京协和医院医疗诊疗常规 呼吸内科诊疗常规)等多部专著。
展开
专业擅长
擅长 : 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睡眠呼吸疾病
个人简介
肖毅,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呼吸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专家会员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常委,睡眠呼吸障碍学组 组长 北京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副主任委员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委,中华内科杂志编委,国际呼吸杂志资深编委 长期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尤其睡眠呼吸疾病,主持和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十五,十二五,十三五科技支撑计划等科研项目,主编(呼吸内科疑难病例析评),(临床诊治要点与盲点 呼吸系统疾病),(北京协和医院医疗诊疗常规 呼吸内科诊疗常规)等多部专著。
点击预约
电话咨询
图文咨询
同科室可挂号医生
荆志成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呼吸内科
荆志成,男,2018年当选北京协和医学院首批“长聘教授”。北京协和医学院内科学及遗传学两个专业方向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北京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六届中央医疗卫生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第十三届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会成员。曾任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主任。 1994年本科毕业于潍坊医学院获得医学学士学位,1998年获得北京协和医学院(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内科学专业(心血管病方向)医学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内科工作,历任内科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4年11月-2006年10月留学法国巴黎十一大学留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8年人才引进到同济大学工作,同年晋升为教授、内科学博士生导师,2009年晋升为主任医师。2013年人才引进回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工作,历任内科副主任兼血栓中心主任,科研处处长等职务。2020年1月2日调入北京协和医院担任心内科主任。 截至2019年底,已荣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医师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侨界突出贡献一等奖、树兰医学青年奖、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银蛇奖等国家和省部级人才荣誉和奖项。 目前担任《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执行主编、《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副总编辑、《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副总编辑、北京医学会血栓与止血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副组长、JACC Asia子刊 Section Editor。2019年当选世界肺高血压协会(WSPHA)首届科学委员会委员。2020年1月起,正式出任国际血栓与凝血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 ISTH)官方旗舰杂志 Journal of 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 副主编,主要负责静脉血栓形成与肺栓塞领域方向。 截至2021年底,发表经同行评议SCI英文论文126篇,总计被引次数13100次,总影响因子1468.909分,h-index 41, i10 index 89。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暨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多项。作为Global steering committee member 和national leading PI or coordinator 等领导多项国际、国内多中心新药、注册登记等临床试验。2019年12月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欧洲心脏杂志(Eur Heart J.2019,40:3881-3885)在世界优秀心血管中心专栏长篇报道了荆志成教授领导的团队二十年来在中国为心血管科学以及心血管疾病患者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2022年5月欧洲心脏杂志再次于学科领袖栏目(Leaders)专访赞誉荆志成教授为“中国肺血管病学先锋”。(European Heart Journal, Volume 43, Issue 17, Page1605–1608, https://doi.org/10.1093/eurheartj/ehab634)
立即挂号王孟昭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呼吸内科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肺癌中心负责人,多年从事肺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和支气管镜的诊断和治疗。 北京肿瘤防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胸部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肺癌学组成员,老年肿瘤协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Asia-Pacific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主编 ,中国肺癌杂志编委,国际呼吸杂志编委,国际肿瘤杂志编委。
立即挂号黄席珍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呼吸内科
黄席珍,女,1929年出生于广西桂林市,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现仍在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从事诊疗工作。 1957年毕业于湖南湘雅医学院医疗系,同年进入北京协和医院工作至今,历任实习医师、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历经半个世纪的临床实践、学术研究、教学和临床工作,在诊治呼吸内科疑难重症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她不仅是我国呼吸内科的知名专家、教授,更是我国睡眠呼吸障碍诊治医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在中国呼吸内科医学领域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学科――睡眠呼吸病学。 黄席珍教授1980年在国内首先发现并在中华内科杂志报道了睡眠呼吸障碍疾病,引起国人的重视。1986年和1991年两度远涉重洋,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睡眠疾患诊治中心跟随现代睡眠医学之父Dement教授学习睡眠医学,现代睡眠医学的火种由此引进中国。1986年,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创建了中国第一家睡眠呼吸实验室,在随后的卅余年中,黄席珍教授将其实验室的经验和成果与现代睡眠医学理论有机结合,致力于睡眠呼吸医学在中国的推广和普及,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著100余篇,并参与编写睡眠呼吸障碍专著多部。她编写的“睡眠忠告”是中国第一部由医学专家撰写的睡眠科普读物,在中国包括香港、台湾版权在内共发行20余万册。她长期坚持举办各种睡眠医学培训班,在中国培养和培训专业睡眠医务工作者2000余人。 她首先在国内开发了第一台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机(CPAP),和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机(BiPAP),提高了睡眠呼吸障碍疾病及呼吸衰竭患者的治愈率,降低了死亡率,延长了许多危重患者的寿命。 她曾参加中国睡眠研究会筹建并担任过中国睡眠研究会常委、副理事长及理事长工作。 在第五、七届世界睡眠呼吸暂停大会,被推荐为大会科学委员会成员,并主持大会讨论。2000年参加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世界睡眠呼吸暂停大会并当选世界睡眠医学大会科学委员。 曾荣获中国卫生部等部委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8年获中国呼吸奖。 相关资讯 相关科普文章
立即挂号朱元珏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呼吸内科
朱元珏教授,著名呼吸病学专家,中华医学会呼吸系病分会第四届主任委员(1995-2000),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总编辑(1992-2001)。 朱元珏教授,女,1932年出生,安徽旌德籍。1948-1951年在燕京大学医预系学习,1956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学院医疗系。1956年以来一直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先后任内科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研究员、和主任医师。1985年起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1979-1982年赴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肺科作访问学者。回国后曾任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主任和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学系主任。现任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教授、主任医师。现任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及国际呼吸杂志资深编委和 Journal of COPD编委。并担任中央保健委员会专家组专家和中国药监局新药评审专家。1986年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科技工作者称号。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朱元珏教授曾任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第四届主任委员(1995-2000),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总编辑(1992-2001年)。并曾经在北京医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中担任多届委员。这段时间正是我国各项工作处于转型时期,也是呼吸学科快速发展的时期。在朱元珏教授的主持下,积极改进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的栏目设置,不断提高所刊论文水准,严格按照稿件质量选用论文,并于1998年从双月刊扩增为单月刊,容量和质量均达到了新的高度。朱元珏教授通过组织各种呼吸专科学术会议,促进学科交流和研究,并积极推动规范化的呼吸疾病的诊治,组织制定并出版了多项诊断和治疗常规。1996年,亚太呼吸病学年会在北京成功召开,这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国际呼吸学术会议,对我国呼吸病学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朱元珏教授深刻认识到人才培养和专业队伍的建设的重要性,在她的鼓励和支持下,北京青年呼吸学者沙龙于1996年成立,随后,各地青年学者也开展了相似的沙龙活动,不仅促进了学术交流,更培养了一批呼吸学术骨干。朱元珏教授为我国呼吸病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朱元珏教授长期从事呼吸内科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内科和呼吸系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呼吸系统疑难杂症的诊治有着精湛的医术。在急慢性肺损伤以及肺组织修复过程中肺纤维化发生机制和干预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系统研究。对不同类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如:特发性肺纤维化和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和新治疗进行了广泛探索。并率先在国内主持开展了多中心的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抗纤维化治疗研究(吡啡尼酮等)。在朱元珏教授的领导下,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在弥漫性肺疾病的临床和研究方面在国内发挥了积极的影响。研究涉及各种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继发于结缔组织疾病的间质性肺炎、药物相关性肺损伤、结节病、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肺泡蛋白沉积症、和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等。《慢性肺间质病发病机制和临床诊断的研究》1995年获卫生部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朱元珏教授的其他研究兴趣包括难治性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和呼吸道耐药菌的感染等。朱元珏教授是1993年卫生部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及其防治的实验研究》的参加者。朱元珏教授发表了约一百余篇期刊论文,参加了多部专业书籍的撰写和编辑。和陈文彬教授共同主编大型学术专著《呼吸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作为第一副主编的《现代内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年)获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 朱元珏教授是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导师,承担医学生、研究生和进修生的教学,至2009年,已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19名,硕士研究生10名,并有博士后4人出站。1993年获国家教委颁发的国家先进教师称号。 朱元珏教授从医50余年,目前仍然活跃在临床一线,每周参加北京协和医院的呼吸专科查房。为表彰朱元珏教授对呼吸学科发展作出的贡献,2006年被中国医师协会授予中国呼吸医师终身成就奖。2007年被接纳为第一届中华医学会专家会员。2008年被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授予终身荣誉奖。
立即挂号罗慰慈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呼吸内科
罗慰慈,呼吸内科学教授,男,1924年生,福建福州人。1948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生物系,1953年毕业于北京中国协和医学院医本科。1955~1956年任北京协和医院内科总住院医师,1957年任主治医师,1979年任主任医师,1983年任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副主任,1985~1986年任北京协和医院内科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59~1960年曾在北京中医学院和南京中医学院学习中医两年。1983年曾在美国约翰霍浦金斯医学院和俄立冈医学科学中心任访问学者。 罗慰慈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呼吸病学家和临床医学家,长期从事呼吸内科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呼吸内科专业领域内工作已经有50余年,对内科呼吸病如结节病、肺军团菌病等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肿瘤,急性和慢性呼吸衰竭等病症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曾经承担国家“七•五”攻关课题,“当归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国家教委博士点研究课题,“血管活性肠肽对低氧性肺动脉的作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课题,“伯舒螺旋体,Borrelia burgdoferi,与结节病病原学的研究”。已经发表论文84篇,主编《内科临床指导》、《现代呼吸病学》、《协和医学词典》,参加编写吴英恺教授主编的《胸部疾病》,朱贵卿教授主编的《呼吸内科学》,陈敏章教授主编的《中华内科学》,方圻教授主编的《现代内科学》以及叶世泰教授主编的《变态反应学》等专著。曾经获得1984年和1991年中国医学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和1999年国家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57年和1982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85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后来罗慰慈教授被评为有贡献的医学专家而接受国家特殊津贴。曾立三等功一次(1954年,由中央军委后勤部颁发)。2006年被评为全国先进老干部工作者(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组织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颁发)。 罗慰慈教授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在呼吸病学领域和内科学领域均具有很高的造诣,对呼吸病学的理论、检诊技术和治疗学有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能够处理解决临床上遇到的疑难病症。应诊的病例多来自全国各地,善与诊治过的患者保持不断地联系,勤于随访病情发展并给予治疗康复建议,虽然工作繁忙,仍然多次走访病人家庭,受到患者的欢迎。罗慰慈教授常说:“作为临床大夫要尽量把病人的处境体会好。把自己放在病人的位置,有些想法和态度就会有不同,处理事情的出发点也就会有所不同。有时病人为看病远道而来,如果能够多花几分钟或十几分钟,为他多想一想,就可以为病人缩短检诊时间,省下住宿等费用;有时你只需多解释几句话,就可以避免病人走好多冤枉路。医患关系紧张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病人和医生没有相互体谅”。现在罗慰慈教授年事已高,但仍然活跃在临床一线,出门诊、查房。近来曾参加重大医疗任务工作,早晚主持会诊和查房,对重要医疗措施作出必要的决定,深受多方面赞扬。 罗慰慈教授特别重视医学教学,文化大革命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再次复课,由于医学教育中断多年,困难重重。罗慰慈教授亲自主管医大教学,克服困难,拨乱反正,从讲义到教室一一安排妥当。为了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罗慰慈教授亲自邀请美国著名教授来医科大学讲学。年轻教师往往缺乏教学经验,讲课难以受到欢迎,罗慰慈教授一方面传授教学经验,另一方面亲自走上讲台,作出表率。他善于在不同场合结合临床进行教学,能结合临床实际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鼓励并诱导受教者独立思考,课堂上往往通过实例举一反三,授课内容精而明,尽可能使学者在离开教室时记住其要点。获得“协和之友”教师奖,坚持为八年制医本科讲课,曾受聘为清华大学医学院八年制医本科讲座授课。 罗慰慈教授经常出席国际性学术会议,1989年应邀参加中国科协代表团,赴美出席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年会并作学术报告;善与国内外学者交流,能掌握国内外学术动态。 罗慰慈教授曾任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委员,卫生部新药审评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留学资格审评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学位评定委员会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呼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第一届常委、第二届和第三届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内科杂志》主编,《中华结核呼吸杂志》主编,《中国新药杂志》副主编辑,《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和《Chinese Medical Journal》编委,国际刊物《Respirology》编委。1996年当选为亚洲、太平洋呼吸学会主席。2006年罗慰慈教授获得中国呼吸医师终身成就奖,表彰他为推动我国呼吸病学的发展,与国际呼吸学界交流做出的重要贡献。他渊博的学识和平易近人的大师风范将永远为呼吸内科学界的后生晚辈所景仰。
立即挂号林耀广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呼吸内科
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学教授,1938年出生于广东潮州。1958~1964年就读于中山医科大学医疗系(六年制)。1994年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96年任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内科和呼吸疾病的临床、教学与科研38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现代基础医学知识。
立即挂号轻松扫一扫 预约挂号没烦恼
公众号:预约陪诊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