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健雄

吴健雄

主任医师

权威认证
医院保障

出诊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评价

3.0

挂号量

0

好评率

0%

擅长:

原发性肝癌及肝转移瘤的外科治疗

简介:

主任医师,博士,博士生导师,业务专长:原发性肝癌及肝转移瘤的外科治疗 学习及学术履历: 1985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医疗系后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工作至今,1995年获得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外科专业博士学位,2000年以来担任腹部外科副主任,并兼任首届肝胆外科主任。从事肝胆胰、胃肠及乳腺癌等的诊治研究30多年。 专业领域及成就: 一、 三项国内领先的科研工作 (1)1995年在国内领先开展转移相关基因CD44vmRNA与大肠癌的相关性研究,论文《转移相关基因CD44v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国际刊物Chemical Abstracts 及Biological Abstracts引用; (2)2000年在国内率先采用手助腹腔镜配合超声刀现代高科技外科新技术成功地进行了结直肠癌根治术,取得满意疗效,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同时将该技术用于肝肿瘤及脾切除; (3)2006年在国际上首次研究发现COX-2启动子区遗传变异与大肠癌发病以及进展相关(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计划课题的主要内容之一),论文:Associations of functional polymorphisms in cyclooxygenase-2platelet 12-lipoxygenase with risk of occurrenceadvanced disease status of colorectal cancer. Carcinogenesis, 2007,28(6): 1197-1201.(2011年影响因子:5.402) 二、国际领先的应用研究 自2006年7月以来采用“肝区域选择性适时血流阻断”配合超声乳化吸引刀解剖肝脏的新技术,进行肝切除,他主持的《肝区域性全血流阻断技术在肝癌肝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定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临床重点攻关项目。应用这种技术,可以对肝脏任何部位的癌瘤进行较为安全的切除。应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研究,将我国的中央型肝细胞肝癌的切除率、治愈率及生存率提高到国际领先水平,中央型肝癌的治疗难度大、手术切除率低、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对其治疗方法的认识与探索,代表了肝癌现代治疗的发展历程。 1、创立 “肝切除术中肝区域选择性适时血流阻断技术(Selectivedynamic region-specific vascular occlusion,SDRVO)”,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安全切除中央型肝癌,十多年来应用SDRVO技术行个体化的肝中央区切除:①有效减少术中出血,提高了中央型肝癌的切除率(本研究组达100%);②提高了手术安全性(>90%术后一周内肝功能恢复到Child-Pugh A级);③无围手术期死亡;④利于术后肝功恢复 2、率先采用三维重建影像技术指导制定个体化的中肝区肿瘤手术方案,提高了肝癌手术切除率及安全性 3、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证明了“零切缘”理论在中央型肝癌手术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拓宽了手术切除中央型肝癌的适应症,为综合治疗创造条件,取得满意的疗效 4、坚持实施术后早期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①有效改善术后免疫功能和肝功能;②促进肝切除术后的快速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有更好的增量成本效价比 5、国际首创中央型肝细胞癌术前、术中及术后联合放疗,并建立肝癌手术联合放疗、介入、消融、生物免疫、内科抗病毒及靶向药、中医药及心理辅导等个体化多学科综合治疗新模式。①“窄切缘的中央型肝细胞癌手术联合术后放疗”的综合治疗模式,有效提高了无复发生存率和治愈率。②中央型小肝癌(≤5cm)术后联合放疗的1、3和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88.8%、67.4%和42.9%,单纯手术组为82.3%、42.9%和21.5%(P=0.03)。③中央型小肝癌术后联合放疗的1、3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达97.5%、 75.3%和75.3% 6、不断深入研究中央型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生物学特征。研究中央型肝细胞癌的病因学、流行病学、蛋白肿瘤标记物及免疫学指针,探究其发生发展的生物学特征,以及对肝癌术后高危复发相关因素及其机理的研究 7、组建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肝胆外科,并创建“肝胆肿瘤疑难病例多学科整合医疗会诊”机构。为来自全国各地的肝胆肿瘤疑难病例会诊制定诊疗方案。因此,肝胆肿瘤医生的专业水平得以快速提高 8、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课程“中央型肝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的培训班,大力推广该综合治疗模式在全国范围内的应用(自2012年至今每年一届) 9、以发挥中西医优势互补防治原发性肝癌为主题,于2013年及2017年两次(第461及611次)被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医学科学院等重要科研机构主办的“香山科学会议”聘任为执行主席,与吴孟超院士、张伯礼院士、孙燕院士、程书钧院士、林东昕院士及国内肝癌防治领域各专家学者探讨肝癌综合治疗热点问题,并搭建中西医交流协作平台 10、作为海峡两岸卫生交流协会肿瘤防治专家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多次主办以肝癌综合防治为主题的海峡论坛,每年举办全国肿瘤防治大会,并参加国际国内各种学术会议,广泛宣教肿瘤的规范化及个体化的综合防治理念,促进精准肿瘤学的发展 11、首创中央型肝癌手辅助腹腔镜肝切除术,融合了开腹术与普通单纯腹腔镜的优点,既微创又安全;参加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脏学组的“腹腔镜肝切除术专家共识(2013版)”制定;我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腹腔镜一期联合切除专家共识(2014版)”及“结直肠癌肝转移腹腔镜/机器人一期联合切除技术指南(2017版)”的制定 12、“中央型肝癌联合术后放疗”及“肝癌窄切缘术后放疗”的研究成果,已被列入我国《肝癌放疗共识(2016年版)》及《原发性肝癌指南(2022年版)》,在全国推广应用,促进我国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疗工作。(Hepatology 2021; 74: 2595-2604. IF 17.452) 13、中央型肝癌手术前新辅助放疗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该项应用研究成果发表于2022年10月5日外科学领域顶级期刊《JAMA Surgery》(IF 16.7)。肝癌靶区规划等放疗技术的改进研究成果被写入全国肿瘤教材《消化系统肿瘤放疗规范和靶区定义》 14、主持编写《肝癌肝切除围手术期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其中纳入中央型肝癌综合治疗体系研究的多项创新性成果 15、主编书籍《现代肝癌诊断治疗学》(2021年1月 第二版) 16、正在进行中央型肝癌侵犯重要血管的术前放疗,以及中央型肝癌窄切缘切除联合术中放疗的前瞻性对照研究。主持中央型肝癌术前与术后放疗对预后影响的前瞻性对照研究(全国联合攻关课题) 三、承担国家肝癌防治的十二.五重大专项(为课题委员、首席科学家,课题编号2013ZX09104-006)、十三.五及创新课题等重大专项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创新课题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重点课题。作为主要成员承担“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高危人群乙肝疫苗接种预防肝癌的随访及评价》、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计划课题《遗传变异与恶性肿瘤防治的基础研究》、国家863重点课题《胰腺癌早期血清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课题《慢性乙肝进展为肝癌病程中炎性细胞因子作用探讨》等科研任务,参加国家《中国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的分课题研究。在国际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科研论文200多篇;副主编《消化系统疾病疑难及少见病例荟萃》。 学会及社会任职: ●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肝癌学组 委员 ● 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 委员 ●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 北京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 北京健康促进会肝胆胰肿瘤专家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 北京肿瘤学会 理事 ●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 外科技术创新与推广分会 副会长 ●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肝胆胰外科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 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临床研究分会 副会长 ●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癌肝转移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 北京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委员会 委员 ● 为《癌前病变与癌前疾病》、《癌干细胞理论与应用》、《腹膜后肿瘤》、《临床肿瘤学》等书籍,以及《世界华人消化杂志》、《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中华现代外科杂志》、《中国肿瘤临床》、《肿瘤研究与临床》、《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中华中西医杂志》、《世界中西医结合》、《国际肿瘤学杂志》、《中华临床营养杂志》、《肠外与肠内营养》等杂志 编委

展开

专业擅长

原发性肝癌及肝转移瘤的外科治疗

个人简介

主任医师,博士,博士生导师,业务专长:原发性肝癌及肝转移瘤的外科治疗 学习及学术履历: 1985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医疗系后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工作至今,1995年获得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外科专业博士学位,2000年以来担任腹部外科副主任,并兼任首届肝胆外科主任。从事肝胆胰、胃肠及乳腺癌等的诊治研究30多年。 专业领域及成就: 一、 三项国内领先的科研工作 (1)1995年在国内领先开展转移相关基因CD44vmRNA与大肠癌的相关性研究,论文《转移相关基因CD44v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国际刊物Chemical Abstracts 及Biological Abstracts引用; (2)2000年在国内率先采用手助腹腔镜配合超声刀现代高科技外科新技术成功地进行了结直肠癌根治术,取得满意疗效,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同时将该技术用于肝肿瘤及脾切除; (3)2006年在国际上首次研究发现COX-2启动子区遗传变异与大肠癌发病以及进展相关(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计划课题的主要内容之一),论文:Associations of functional polymorphisms in cyclooxygenase-2platelet 12-lipoxygenase with risk of occurrenceadvanced disease status of colorectal cancer. Carcinogenesis, 2007,28(6): 1197-1201.(2011年影响因子:5.402) 二、国际领先的应用研究 自2006年7月以来采用“肝区域选择性适时血流阻断”配合超声乳化吸引刀解剖肝脏的新技术,进行肝切除,他主持的《肝区域性全血流阻断技术在肝癌肝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定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临床重点攻关项目。应用这种技术,可以对肝脏任何部位的癌瘤进行较为安全的切除。应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研究,将我国的中央型肝细胞肝癌的切除率、治愈率及生存率提高到国际领先水平,中央型肝癌的治疗难度大、手术切除率低、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对其治疗方法的认识与探索,代表了肝癌现代治疗的发展历程。 1、创立 “肝切除术中肝区域选择性适时血流阻断技术(Selectivedynamic region-specific vascular occlusion,SDRVO)”,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安全切除中央型肝癌,十多年来应用SDRVO技术行个体化的肝中央区切除:①有效减少术中出血,提高了中央型肝癌的切除率(本研究组达100%);②提高了手术安全性(>90%术后一周内肝功能恢复到Child-Pugh A级);③无围手术期死亡;④利于术后肝功恢复 2、率先采用三维重建影像技术指导制定个体化的中肝区肿瘤手术方案,提高了肝癌手术切除率及安全性 3、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证明了“零切缘”理论在中央型肝癌手术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拓宽了手术切除中央型肝癌的适应症,为综合治疗创造条件,取得满意的疗效 4、坚持实施术后早期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①有效改善术后免疫功能和肝功能;②促进肝切除术后的快速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有更好的增量成本效价比 5、国际首创中央型肝细胞癌术前、术中及术后联合放疗,并建立肝癌手术联合放疗、介入、消融、生物免疫、内科抗病毒及靶向药、中医药及心理辅导等个体化多学科综合治疗新模式。①“窄切缘的中央型肝细胞癌手术联合术后放疗”的综合治疗模式,有效提高了无复发生存率和治愈率。②中央型小肝癌(≤5cm)术后联合放疗的1、3和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88.8%、67.4%和42.9%,单纯手术组为82.3%、42.9%和21.5%(P=0.03)。③中央型小肝癌术后联合放疗的1、3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达97.5%、 75.3%和75.3% 6、不断深入研究中央型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生物学特征。研究中央型肝细胞癌的病因学、流行病学、蛋白肿瘤标记物及免疫学指针,探究其发生发展的生物学特征,以及对肝癌术后高危复发相关因素及其机理的研究 7、组建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肝胆外科,并创建“肝胆肿瘤疑难病例多学科整合医疗会诊”机构。为来自全国各地的肝胆肿瘤疑难病例会诊制定诊疗方案。因此,肝胆肿瘤医生的专业水平得以快速提高 8、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课程“中央型肝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的培训班,大力推广该综合治疗模式在全国范围内的应用(自2012年至今每年一届) 9、以发挥中西医优势互补防治原发性肝癌为主题,于2013年及2017年两次(第461及611次)被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医学科学院等重要科研机构主办的“香山科学会议”聘任为执行主席,与吴孟超院士、张伯礼院士、孙燕院士、程书钧院士、林东昕院士及国内肝癌防治领域各专家学者探讨肝癌综合治疗热点问题,并搭建中西医交流协作平台 10、作为海峡两岸卫生交流协会肿瘤防治专家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多次主办以肝癌综合防治为主题的海峡论坛,每年举办全国肿瘤防治大会,并参加国际国内各种学术会议,广泛宣教肿瘤的规范化及个体化的综合防治理念,促进精准肿瘤学的发展 11、首创中央型肝癌手辅助腹腔镜肝切除术,融合了开腹术与普通单纯腹腔镜的优点,既微创又安全;参加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脏学组的“腹腔镜肝切除术专家共识(2013版)”制定;我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腹腔镜一期联合切除专家共识(2014版)”及“结直肠癌肝转移腹腔镜/机器人一期联合切除技术指南(2017版)”的制定 12、“中央型肝癌联合术后放疗”及“肝癌窄切缘术后放疗”的研究成果,已被列入我国《肝癌放疗共识(2016年版)》及《原发性肝癌指南(2022年版)》,在全国推广应用,促进我国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疗工作。(Hepatology 2021; 74: 2595-2604. IF 17.452) 13、中央型肝癌手术前新辅助放疗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该项应用研究成果发表于2022年10月5日外科学领域顶级期刊《JAMA Surgery》(IF 16.7)。肝癌靶区规划等放疗技术的改进研究成果被写入全国肿瘤教材《消化系统肿瘤放疗规范和靶区定义》 14、主持编写《肝癌肝切除围手术期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其中纳入中央型肝癌综合治疗体系研究的多项创新性成果 15、主编书籍《现代肝癌诊断治疗学》(2021年1月 第二版) 16、正在进行中央型肝癌侵犯重要血管的术前放疗,以及中央型肝癌窄切缘切除联合术中放疗的前瞻性对照研究。主持中央型肝癌术前与术后放疗对预后影响的前瞻性对照研究(全国联合攻关课题) 三、承担国家肝癌防治的十二.五重大专项(为课题委员、首席科学家,课题编号2013ZX09104-006)、十三.五及创新课题等重大专项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创新课题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重点课题。作为主要成员承担“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高危人群乙肝疫苗接种预防肝癌的随访及评价》、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计划课题《遗传变异与恶性肿瘤防治的基础研究》、国家863重点课题《胰腺癌早期血清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课题《慢性乙肝进展为肝癌病程中炎性细胞因子作用探讨》等科研任务,参加国家《中国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的分课题研究。在国际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科研论文200多篇;副主编《消化系统疾病疑难及少见病例荟萃》。 学会及社会任职: ●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肝癌学组 委员 ● 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 委员 ●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 北京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 北京健康促进会肝胆胰肿瘤专家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 北京肿瘤学会 理事 ●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 外科技术创新与推广分会 副会长 ●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肝胆胰外科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 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临床研究分会 副会长 ●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癌肝转移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 北京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委员会 委员 ● 为《癌前病变与癌前疾病》、《癌干细胞理论与应用》、《腹膜后肿瘤》、《临床肿瘤学》等书籍,以及《世界华人消化杂志》、《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中华现代外科杂志》、《中国肿瘤临床》、《肿瘤研究与临床》、《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中华中西医杂志》、《世界中西医结合》、《国际肿瘤学杂志》、《中华临床营养杂志》、《肠外与肠内营养》等杂志 编委

  • 点击预约

  • 电话咨询

  • 图文咨询

出诊地点1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查看科室其他医生排班

05/02

周五

05/03

周六

05/04

周日

05/05

周一

05/06

周二

05/07

周三

05/08

周四

05/09

周五

05/10

周六

05/11

周日

05/12

周一

05/13

周二

05/14

周三

05/15

周四

上午
下午
晚上
上午
下午
晚上

同科室可挂号医生

  • 曹大勇

    曹大勇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副主任医师,博士 业务专长:肝脏肿瘤、胆道肿瘤、结直肠癌肝转移以及腹膜后肿瘤的外科及综合治疗。 学习及学术履历: 2001年和2004年获得第四军医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获得外科学博士学位。师从窦科峰院士,主攻肝癌抗肿瘤免疫及器官移植免疫耐受治疗方面的研究。 专业领域及成就: 长期从事肝胆肿瘤的外科及综合治疗,尤其在肝脏原发性良恶性肿瘤、肝转移瘤、胆道肿瘤(胆囊癌、胆管癌)及腹膜后肿瘤的外科及综合治疗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熟练掌握并运用血管外科技术,对于血管侵犯的肝门部胆管癌、胆囊癌、胆管下段癌及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肝癌具有丰富的手术经验。作为骨干成员参与了世界首例异位辅助性活体肝部分移植、国内最小婴儿(129天)单肝段移植、亚洲首例心肝肾联合移植、世界首例劈裂式“双人异位”肝移植手术及围手术期管理。 围绕肝癌抗肿瘤免疫治疗、器官移植免疫耐受开展了系列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浙江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学科助推项目1项,累积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及省部级课题11项,其中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项、军队重大专项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11篇,其中SCI收录8篇,参编专著4部。作为主要完成人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立即挂号
  • 蒙轩

    蒙轩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副主任医师,河北分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博士 业务专长:腹腔镜微创或开腹手术治疗肝脏、胆道、脾脏等系统的良恶性肿瘤。 学习及学术履历: 2012年获得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八年制临床医学博士学位。2012年-2015年解放军总医院及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UNC at Chapel Hill)双博士后。2019年美国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医学院访问学者。2015年-2021年在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历任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2021年至今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肝胆外科任副主任医师,兼任河北分院肝胆外科科室副主任。 专业领域及成就: 擅长腹腔镜等微创方式治疗肝脏、胆道、脾脏等系统的良恶性肿瘤,并积极开展多项临床基础结合研究。2018年度北京市科技新星,曾获2019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树兰”卓越工程奖、三等功等多项奖励。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等多项基金。于国内外著名期刊(Cancer Research、Oncogene等)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多篇文章。

    立即挂号
  • 张业繁

    张业繁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副主任医师,博士 业务专长:肝癌、结直肠癌肝转移、胃肠道间质瘤,胆道恶性肿瘤等的外科治疗。擅长腹腔镜微创手术、术中联合射频消融及肝胆恶性肿瘤的个体化综合治疗。 学习及学术履历: 2003-2011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临床医学八年制 博士 2006 美国UCLA Johnson癌症研究中心 交流学习 2011.08-2012.05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腹部外科 住院医师 2012.06-2018.12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主治医师 2014.06-2014.09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 普外科 医科院援藏医疗队 2018.12至今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副主任医师 2019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肝胆胰外科 访问学者(获长期出国人员优秀个人称号) 专业领域及成就: 擅长肝胆良恶性肿瘤、结直肠癌肝转移、胃肠道间质瘤及神经内分泌肿瘤等的外科诊治。发表中英文专业论文10余篇、科普文章20余篇。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北京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参编学术及科普专著六部。 临床方面:曾获CSCO“最具潜力青年医师”称号;首届肝胆胰肿瘤MDT交流峰会全国总决赛冠军;医促会肝脏肿瘤分会&青委会高峰论坛 “微创医师奖”病例演讲大赛第一名等,获得全球创新药物认证专家资格。 教学方面:获北京市第十二届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二等奖、最受学生欢迎奖;协和医学院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三等奖。 科普方面:获腾讯健康内容官称号、抖音健康创作者称号。“健康中国癌症防治行动”科普大赛最具人气作品奖、入围作品奖,“健康北京”科普大赛优秀作品奖。

    立即挂号
  • 黄振

    黄振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黄振,副主任医师。2004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临床医学博士学位。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访问学者。 擅长肝癌、结直肠癌肝转移、胃肠间质瘤和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外科治疗。在863、“十二五”和“十三五”等国家级课题中担任主要任务。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文章十余篇。兼任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胃肠间质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胃肠间质瘤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

    立即挂号
  • 吴凡

    吴凡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副主任医师,博士 业务专长:肝胆系统肿瘤手术治疗及综合治疗策略 学习及学术履历: 2002年于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工作至今,2014年和2019年分别获得北京协和医学院硕士学位及博士学位。于腹部外科及肝胆外科历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及副主任医师。 专业领域及成就: 本人长期从事肝胆系统肿瘤的诊断及治疗工作,在疑难病例诊断及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肝癌的诊断、手术治疗、综合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手术治疗及综合治疗等方面经验丰富。临床中乐于与患者及家属积极沟通,态度友好,得到广大患者的广泛认可。 以第一作者在国际及国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作为项目牵头人完成了多项临床多研究,其中肝癌与放疗结合的综合治疗研究成果发表于《JAMA SURGERY》,得到国际同行的一致认可。

    立即挂号
  • 王黎明

    王黎明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主任医师,肿瘤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业务专长:肝癌、肝转移癌、胆道肿瘤、脾肿瘤。腹腔镜肝切除术、胆道手术、脾脏手术。 学习及学术履历: 2001年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毕业,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外科学博士,美国UCLA-Ronald Reagan医院访问学者。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肝胆外科历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2021年9月聘任为肝胆外科主任医师。 专业领域及成就: 擅长治疗:肝原发癌、肝转移癌、胆道肿瘤、脾肿瘤。可实现肝脏及胆道任何部位手术,无手术禁区。开展各种开腹或腹腔镜下肝肿瘤切除术,肝肿瘤射频消融术,胆道肿瘤切除术,腹腔镜脾切除术。其中:1)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切除术,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研发多种手术器械以提高手术安全性,获得发明专利;2)胆道肿瘤切除术,进行符合人体生理的胆道及消化道重建手术,发明的持续冲洗引流法极大减少胆道术后并发症;3)对于多发转移等暂时缺乏手术条件的病情,协调安排肝胆肿瘤多学科协作组(MDT)会诊,制定转化治疗方案,为不可切除患者创造手术切除的机会、更好的控制肿瘤。主要研究方向:肝脏肿瘤外科的快速康复、肝胆肿瘤术后复发风险评估及预后预测、肝胆肿瘤患者营养支持。以第一/通讯作者在SCI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8篇。教育部科技评价与评审信息库专家,北京市科委专家库专家,北京市医保基金监管工作专家库专家。 学会及社会任职: 1、在以下学会担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多学科治疗专委会,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医药发展与健康促进分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肿瘤防治专家委员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分子诊断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脏微循环专业委员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消化道肿瘤多学科(MDT)分会,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医药生物技术临床应用专业委员会,国家肿瘤微创治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北京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 2、在以下期刊担任编委/长期审稿人: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中华肿瘤防治杂志,Baishideng 出版集团,Dovepress 出版集团

    立即挂号

轻松扫一扫 预约挂号没烦恼

公众号:预约陪诊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