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瑞
副主任医师
出诊医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内分泌科
评价:
(22)
擅长: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高尿酸血症,甲状腺疾病,内科杂病等
简介:
吴瑞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内分泌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大兴区第二批新国门优秀青年人才 第六批北京市级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 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内分泌分会理事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1项,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科技发展基金规划项目1项,所级课题1项。 第一作者发表论文6篇,其中SCI2篇 从事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诊疗、科研及管理工作10余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高尿酸血症,甲状腺疾病,内科杂病等
展开
专业擅长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高尿酸血症,甲状腺疾病,内科杂病等
个人简介
吴瑞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内分泌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大兴区第二批新国门优秀青年人才 第六批北京市级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 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内分泌分会理事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1项,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科技发展基金规划项目1项,所级课题1项。 第一作者发表论文6篇,其中SCI2篇 从事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诊疗、科研及管理工作10余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高尿酸血症,甲状腺疾病,内科杂病等
28
04月
年轻人胰岛功能是否可以恢复需要分情况来看。如果是因不良生活习惯等引起的早期胰岛功能受损,在及时干预下有可能恢复;若是1型糖尿病等疾病导致的胰岛功能严重破坏,通常难以恢复。对于前者,年轻人胰岛功能恢复的可能性较大。例如因长期高糖、高脂饮食,身体过度肥胖导致胰岛素抵抗,进而使胰岛功能受损。此时,若能及时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减轻体重,胰岛功能可能逐渐恢复。饮食上应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每餐七八分饱即可。
2025-04-28
4654次阅读
一般来说,15岁男孩身高168cm还有5-15厘米的增长空间,具体与男孩的骨骺闭合时间、生长激素分泌水平以及营养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如果骨骺尚未闭合,且生长激素分泌正常,男孩的身高增长空间可能会更大,接近10-15厘米。此时,身体恢复能力较强,自身的生长潜力也较大。建议保持充足的睡眠,每晚尽量保证8-10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因为生长激素在夜间睡眠时分泌旺盛。
2025-04-28
3589次阅读
血糖7.1mmol/L是否需要治疗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是空腹血糖达到7.1mmol/L,同时伴有糖尿病典型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等,一般可诊断为糖尿病,通常需要治疗。若为餐后2小时或随机血糖7.1mmol/L,可能是正常情况,不需要治疗。对于空腹血糖7.1mmol/L确诊糖尿病的患者,若不及时治疗,长期高血糖会损害全身各器官组织,引发多种并发症。
2025-04-28
4378次阅读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脱水主要发生在肾脏。肾脏在调节水和电解质平衡中起关键作用,当出现该病症时,肾脏对水的重吸收功能异常,导致失水多于失钠。其原因包括水摄入不足、失水过多等。治疗上,需根据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方法。轻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如口服补液盐等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严重时可能需要静脉输注等渗或低渗溶液,如5%葡萄糖溶液、0.45%氯化钠溶液等,以纠正高渗状态。同时,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控制感染、纠正内分泌紊乱等。
2025-04-28
3789次阅读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生存时间一般在8-10年,具体生存时间与病情控制情况、是否积极治疗等多种因素有关。如果病情发现较早且控制良好,患者生存时间可达9-10年。早期积极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例如严格控制血糖,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胰岛素等,同时可配合营养神经的药物甲钴胺等。患者自身身体素质较好,无其他严重基础疾病,恢复情况也会较好,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病情进展。若病情发现较晚且控制不佳,生存时间可能只有8-9年。
2025-04-28
4829次阅读
正常人的尿液干了一般不会黏。尿液的成分主要是水、尿素、尿酸、无机盐等,正常情况下这些物质不会导致尿液干涸后发黏,但尿液的状态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尿液中尿素等物质在正常浓度下,干涸后不会产生黏性。然而,若人体摄入水分过少,尿液浓缩,可能会使尿液中的溶质浓度相对升高,干涸后或许会有轻微发黏的感觉。此外,一些疾病如糖尿病,患者尿液中葡萄糖含量升高,干涸后也可能发黏;泌尿系统感染时,尿液成分改变,也可能影响尿液干涸后的状态。
2025-04-28
4995次阅读
同科室可挂号医生
修丽梅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到宣武医院中西医内科工作9年,完成了名老中医吴作君(承师于三代御医传人李稚余)的师承。与日本东京大学合作2年。2001年获日本秋田大学综合内科课程博士,曾在日本医院工作8年。博士后承师于仝小林院士。师从外科赵永昌、肿瘤科孙桂芝、内分泌科林兰、皮科庄永康、心身科赵志付等著名专家。兼任世中联中医糖尿病、医养、方药量效及心理学专委会的理事。承担课题16项,负责11项,国际合作4项,国家级4项。第一名局以上成果9项,论文50余篇。5篇在美日发表,2篇SCI。论著两部。临床30多年,担任高干保健10余年,专研疑难、综合及亚健康问题,如糖尿病、甲状腺病,代谢和更年期综合症,性腺病及肿瘤
立即挂号老玉铎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中医内分泌科
老玉铎,女,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临床擅长糖尿病及合病症、甲亢、甲减、甲状腺结节,以及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还有亚健康状态、各种肿瘤术后康复、失眠及内科疑难杂症,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征、颜面色斑、高血脂、高血压、肾病、脑血管疾病、冠心病、胃炎等。毕业于大连医学院,从医50余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攻糖尿病、甲亢、颜面色素斑等。肾素血管紧张素的临床研究荣获北京科研成果四等奖,参与院“降糖甲片”“降糖通脉片”“甲亢宁”的临床研究,均获国家级科研成果奖,并获国家专利。编写《中医鉴别诊断学》一部,著有论文数十篇,均在国家级重点中医杂志上发表。并于1990年获中国医药文化博览会百名中医专家特邀出诊,获光荣证书“医术精湛、服务优良”。
立即挂号高齐健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内分泌科
1977年 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医疗系 1977年-1985年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内科 住院医师 1985年-1992年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内科 主治医师 1992年-2002年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内二科 副主任医师 2002年-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现任内分泌科主任,北京市中医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会委员,临床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导师,科学及临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专家家成员。 发表论文 1、《超重与非超重的2型糖尿病的中医证型与胰岛功能的关系探讨》全国第二届消渴症会议论文集。 2、《800例2型糖尿病的中医证与胰岛治疗的关系探讨》全国第一届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会议论文集 3、《34例糖尿病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临床分析》中医药学刊 2000年第2期 4、 89例糖尿病并发泌尿系感染临床分析 首都医药 2000年 第2期 5、《糖尿病》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内科治疗手册》 6、《糖尿病临床手册》 部分章节约10万字 科技出版社 7、《糖尿病人必须掌握尿糖监测》《美国综合医学》2000年 第2期 8、《糖尿病酮症》中西医结合糖尿病高级培训班教材2001年 9、《糖尿病下肢疼痛的病因及证治特色探析》中医药学刊2002年6期 10、《对胰岛素控制血糖后下肢疼痛加重的诊治体会》中国医师杂志2003年 11、《糖尿病专科病房中低血糖的防范及处理》中国医师杂志2003年
立即挂号倪青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卫健委具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唐氏中医药发展奖获奖专家。现任内分泌科主任和党支部书记。己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 SCI文章26篇。已主编学术著作近40本。先后师从时振声、林兰、王阶、张炳厚、张学文、吕景山等著名专家。临床擅长应用调理阴阳法逆转糖尿病前期、五脏同调法逆转2型糖尿病、截断扭转法治疗糖尿病早期微血管病变、滋肾活血分步分阶段治疗糖尿病肾病、分期分步循经就部内外合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理气化痰活血解毒法治疗甲亢、温阳健脾法逆转甲减、调肝滋肾化痰法治疗甲状腺结节、健脾化郁清利法治疗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扶正解毒化痰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脑心同治法改善更年期综合征。
立即挂号魏军平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内分泌科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科研处处长,保健办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 临床医疗工作30余年,擅长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前期、糖尿病、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肾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胃肠病变、出汗异常、心脑下肢血管病变以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亚急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亚临床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痛风与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脂肪肝、高血压、肥胖、失眠、便秘、更年期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以及亚健康调理等。 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中西医结合学组副组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内分泌分会副会长、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糖尿病临床研究联盟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第十二届监事会监事长。
立即挂号刘喜明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内分泌科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二届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二批优秀人才;原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医世家,潜心临床数十载,“师古不泥古,重中不轻西”。先后跟随国医大师路志正、朱良春、周仲英学习内科及著名妇科专家夏桂成老师学习妇科、汪受传教授学习儿科,多有心得。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代谢综合征及内科疑难顽症的中医治疗独具匠心。先后承担国家级课题6项、省部级5项,包括中英国际合作“中医药干预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研究”、“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代综方新药临床前研究”等;发表论文80余篇,SCI收录5篇,专著3部。
立即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