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葳
主任医师
出诊医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神经内科
评价
3.0
挂号量
0
好评率
0%
擅长:
脑血管病,帕金森病,震颤,痴呆,记忆力下降。擅长各种脑血管病,脑动脉粥样硬化和脑血管狭窄、心源性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青年卒中患者的诊治,少见原因或不明原因的脑血管病病因查找;擅长神经血管影像、颈部血管彩超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微栓子和脑血流监测,帮助确定卒中发病机制;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征、震颤、痴呆、失语的诊治。
简介:
孙葳,医学博士,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现任神经内科副主任(分管医疗工作)。专业特长为神经内科疾病、脑血管病、帕金森病、痴呆等。擅长神经影像和神经血管超声,尤其是颈部血管彩超、经颅多普勒超声(TCD)、TCD微栓子和脑血流监测,长期致力于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经验丰富,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栓形成、青年卒中、隐源性卒中、疑难少见原因脑血管病、脑血管狭窄和闭塞、脑小血管病和腔梗等。此外,擅长对痴呆、失语、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征的诊治。长期从事临床、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参加多项关于脑血管病、帕金森病、痴呆的国际、国内多中心大型临床研究和课题。曾赴美国杜克大学临床研究所(DCRI)访问,接受脑血管病临床研究培训。曾获美国神经超声学会(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uroimaging,ASN)认证和世界神经病学联盟神经超声研究协会(Neurosonology Research Group,NSRG)认证,是国内第一批通过该国际认证的神经内科医师。两度被评为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多次被评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优秀教师和先进个人。2015年参加国家第一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援助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先后任神经内科副主任、主任(双主任制),获西藏自治区卫计委第一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优秀业务创新者奖”。2018年获北京医师协会第六届北京优秀医师。社会任职包括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神经超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青年理事会常务理事,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组员等。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并作为执笔人之一参加以下中国指南或专家共识的撰写,《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中国专家共识》、《中国脑血管超声临床应用指南》、《中国脑小血管病诊治共识》、《中国神经超声的操作规范》。
展开
专业擅长
脑血管病,帕金森病,震颤,痴呆,记忆力下降。擅长各种脑血管病,脑动脉粥样硬化和脑血管狭窄、心源性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青年卒中患者的诊治,少见原因或不明原因的脑血管病病因查找;擅长神经血管影像、颈部血管彩超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微栓子和脑血流监测,帮助确定卒中发病机制;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征、震颤、痴呆、失语的诊治。
个人简介
孙葳,医学博士,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现任神经内科副主任(分管医疗工作)。专业特长为神经内科疾病、脑血管病、帕金森病、痴呆等。擅长神经影像和神经血管超声,尤其是颈部血管彩超、经颅多普勒超声(TCD)、TCD微栓子和脑血流监测,长期致力于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经验丰富,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栓形成、青年卒中、隐源性卒中、疑难少见原因脑血管病、脑血管狭窄和闭塞、脑小血管病和腔梗等。此外,擅长对痴呆、失语、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征的诊治。长期从事临床、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参加多项关于脑血管病、帕金森病、痴呆的国际、国内多中心大型临床研究和课题。曾赴美国杜克大学临床研究所(DCRI)访问,接受脑血管病临床研究培训。曾获美国神经超声学会(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uroimaging,ASN)认证和世界神经病学联盟神经超声研究协会(Neurosonology Research Group,NSRG)认证,是国内第一批通过该国际认证的神经内科医师。两度被评为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多次被评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优秀教师和先进个人。2015年参加国家第一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援助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先后任神经内科副主任、主任(双主任制),获西藏自治区卫计委第一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优秀业务创新者奖”。2018年获北京医师协会第六届北京优秀医师。社会任职包括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神经超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青年理事会常务理事,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组员等。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并作为执笔人之一参加以下中国指南或专家共识的撰写,《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中国专家共识》、《中国脑血管超声临床应用指南》、《中国脑小血管病诊治共识》、《中国神经超声的操作规范》。
点击预约
电话咨询
图文咨询
同科室可挂号医生
郝洪军
主任技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神经内科
郝洪军,男,主任技师,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自1987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神经病学研究室(免疫室)从事神经疾病应用基础研究及实验检验诊断学工作。对实验、检验理论和免疫、生化、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如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CD分子标记分析、FlowCytomix、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ELISA、等点聚焦电泳、电泳及免疫电泳、火箭免疫电泳、免疫固定、免疫印迹、免疫浊度、免疫扩散等理论知识和技术掌握熟练。 临床工作:承担着神经系统免疫性相关疾病的免疫学检验工作。开展多种血液及脑脊液的免疫学检查,包括辅助诊断重症肌无力的抗AChR、AChE、Titin、RyR抗体,辅助诊断炎性肌肉病的肌炎特异性抗体,辅助诊断副肿瘤综合征的抗Amphiphysin、CV2、PNMA2、Hu、Yo、Ri抗体,辅助诊断周围神经病的神经节苷酯抗体谱以及辅助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和多发性硬化症的寡克隆区带和髓鞘蛋白抗体、AQP4(NMO-IgG)抗体、自身免疫性脑炎NMDA抗体的测定等,注重检查结果的分析与临床密切结合。 科研工作:作为主要成员,参加过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11项、科技部重大专项课题2项、参加过九五、十五、十一五攻关课题各1项、参加过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子课题1项等多项课题的部分实验工作。博士生副导师,协助导师对博士生、硕士生课题选题、设计、实验、统计、资料整理等进行全过程的具体指导工作。 郝洪军等自主研发的软件名称:“炎性脱髓鞘疾病免疫损伤分析系统V1.0版”获得国家版权局知识产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证书号、登记号注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曾于2014年度,做为课题oxLDL检测负责人,负责全国56个卒中中心的样本冷链集中采集设计、运送设计、冷藏设计、检测设计、统计设计。完成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组织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临床观察研究”(课题编号:WN20131002),获得国家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奖励证书。 至目前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或主要完成者身份发表论文110余篇,参加编写专著3部。《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经病学杂志》、《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临床检验杂志》等特约审稿专家,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客座研究员。
立即挂号孟令超
主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神经内科
2012年北京大学临床八年制博士毕业,师从于著名神经病学专家袁云教授。目前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擅长神经内科常见病(脑血管病、脑卒中等)、运动神经元病、周围神经病、重症肌无力、肌肉病等
立即挂号邢海英
主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神经内科
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博士,主治医师,擅长脑血管、脑血管病狭窄的诊断和治疗,擅长颈部血管彩超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等技术诊断。
立即挂号舒俊龙
主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神经内科
2014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获临床医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从事神经病学相关临床工作。
立即挂号李凡
主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神经内科
李凡,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2010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师从黄一宁教授,主要专业方向为脑血管病。毕业后参加工作至今主要从事神经科急症及常见病的诊治及管理。曾于2014年赴美国杜克大学学习临床研究方法。目前主要专业方向为脑血管病,擅长直立不耐受及自主神经相关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已开设直立不耐受及晕厥专业门诊。
立即挂号彭清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神经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临床医学博士。200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七年制(本硕连读),获医学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神经病学专业,获临床医学博士学位。导师为黄一宁教授。此后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擅长脑血管病、直立不耐受和晕厥的临床诊治。主要研究方向为脑血管病,对脑血管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有较深入研究,擅长颈部血管彩超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诊断脑血管狭窄,熟悉TCD微栓子监测和发泡试验操作,建立了TCD-直立倾斜试验和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评估方法以及内皮功能超声评估方法用于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立即挂号轻松扫一扫 预约挂号没烦恼
公众号:预约陪诊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