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奇
主治医师
出诊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脏外科
评价:
(22)
擅长: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包疾病
简介:
外科学博士,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5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后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院获得外科学硕、博士学位,现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院心脏外科工作。十余年来一直潜心临床工作,在风湿性心脏病及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对心脏外科微创治疗有独到的见解。对冠心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缩窄性心包炎等亦有研究。拥有发现专利10余项,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主持省级科研项目1项,参与承担卫生部及省重大科技专项各1项。
展开
专业擅长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包疾病
个人简介
外科学博士,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5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后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院获得外科学硕、博士学位,现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院心脏外科工作。十余年来一直潜心临床工作,在风湿性心脏病及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对心脏外科微创治疗有独到的见解。对冠心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缩窄性心包炎等亦有研究。拥有发现专利10余项,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主持省级科研项目1项,参与承担卫生部及省重大科技专项各1项。
同科室可挂号医生
林伟斌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脏外科
医学博士,《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青年编委,广东省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
立即挂号熊迈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脏外科
熊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科副主任。医疗特长:1998年始进入心脏外科专业,接受硕士、博士规范化培训,主要从事先天性心脏病、成人瓣膜疾病、心脏移植及心肺移植的诊断治疗和围术期处理工作。研究方向: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体外循环器官保护,瓣膜疾病外科治疗主要教育和工作经历:1993年9月~2000年7月 中山医科大学七年制硕士研究生班2000年7月~2003年12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胸外科住院医师2003年8月~2004年4月 参与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外科建设2003年12月~2009年12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胸外科、心脏外科主治医师2005年9月~2008年12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博士研究生2009年12月至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医师2010年11月~2012年1月 中组部第11批博士服务团,挂职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及心脑血管病医院论著:近5年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4篇,最高影响因子4.7专著:参编本专业专著5篇
立即挂号许哲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脏外科
许哲,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从事心血管外科临床工作十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心血管外科围术期抗凝治疗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妊娠期高危心脏病的处理;对重症心瓣膜病外科治疗及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具有较丰富的经验;擅长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包疾病、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肌桥等)、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缩窄、肺动脉口狭窄、法洛氏四联症、三尖瓣下移畸形、肺静脉异位引流、房室管道畸形等)、主动脉疾病(主动脉根部疾病、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等)、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等疾病的临床诊断与外科治疗;此外,作为主要参与者参与了多项心外科复杂技术的开展,如冠心病巨大室壁瘤的外科治疗,救治复杂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支架“象鼻”手术,救治扩张型心肌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心肾联合移植术等。主要教育和工作经历:1997. 09 - 2004. 07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临床医学七年制(全英班)2004. 07 - 2005. 04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胸外科住院医师2005. 05 - 2009.11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住院医师、住院总医师2009. 12 - 2010.08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主治医师2010.09 - 2013.07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博士研究生、主治医师2013.08- 2016.12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主治医师、区长2017.01 至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医师、区长 社会兼职: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胸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2015)
立即挂号孙培吾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脏外科
孙培吾,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导师,1954年9月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院。自毕业以后,定科在胸外科,随我国胸心外科发展同期成长,从事心胸外科专来已达58年,随我国胸心外科发展,普胸-心外心内手术同期成长,50年代以普胸为主,着重肺结核外科,60年代开始心血管外科,自二尖瓣扩张、低温直视至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实验及临床实践,是国内较早从事胸心外科工作者,对先心病外、瓣膜外科尤为熟悉,80年代着重复杂先心病及重症瓣膜外科,自创左心房-肺静脉下腔内吻合手术,保留全部瓣下结构MVR,1995首先开展新生儿心脏移植治疗复杂先心病HLHS。 主要研究方向 先心病、复杂先心病外科(肺高压及右心旁路手术及Fontan系列手术),重症心脏瓣膜外科(保留全部二尖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 社会兼职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中华胸心血管外科学会委员、会员,国际心血管外科学会(亚洲篇)会员,先后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编委,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编委,临床心血管疾病杂志编委,中华创伤杂志编委,新医学特邀编辑委员。 获奖情况 1、1958中央卫生部技术革命先锋奖,奖状(并在中南海参加全国各战绩劳模大会后,中央首长接见)。2、80年代获“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成果推荐奖”、“深低温循环停止”“复杂先心病外科治疗”等省卫生厅、省科委奖励九项。3、1995年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4、1999年国际外科学会会员。 论著 在中华胸心外科、中国胸心血管临床、临床心血管病杂志、湖南医学院学报、中山大学医学院学报等国家、省部级杂志共发表论文至少80篇左右,出席欧、美、日本、香港心外科专业学会大会发言,全国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大会报告及主持人。 专著 1.黄家驷外科学:先心病外科若干章节;2.顾开时胸心外科学主编委员会委员;3.炎锡纯心外科学:先心病外科若干章节;4.实用心胸外科学主编5.实用心肺移植学:小儿心脏移植6. 现代心脏外科治疗学(复杂先心病章)
立即挂号梁孟亚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脏外科
梁孟亚,男,副主任医师,心外二科副主任医师, 医疗特长:2003年6月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院(原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2006年6月获医学硕士学位,2014年6月获博士学位。2006年6月进入中山一院心脏外科进行临床医教研工作。工作期间参与各类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置换及冠脉搭桥心脏手术超过1500例,对冠脉搭桥、心脏瓣膜疾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治及术后重症监护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任职期间获得2012及2013年中山一院优秀员工奖。已发表英文SCI论文十余篇,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省部级科研基金2项,参与省部级科研基金项目8项。曾于中华医学会胸心外科学年会等多个学术会议上作专题发言。研究方向: 冠心病外科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外科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主要教育和工作经历:1998/09-2003/06,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本科2003/09-2006/06,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学硕士研究生2006/06-2010/12,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外科,住院医师2011/09-2014/06,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外科博士研究生2011/01-2015/12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心脏外科/心外二科,主治医师2016/01至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心脏外科/心外二科,副主任医师论著· Liang MY, Tang ZX, Chen GX, Rong J, Yao JP, Chen Z, Wu ZK*. Is Selective Antegrade Cerebral Perfusion Superior to Retrograde Cerebral Perfusion for Brain Protection During Deep Hy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 Metabolic Evidence From Microdialysis. Critical Care Medicine. Crit Care Med. 2014 May;42(5):e319-28.· Liang MY, Yao JP , Wang ZP, et al. Surgical Technique for Aortic Regurgitation Attributable to Behcet’s Disease: Modified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with Reinforcement of the Aortic Wall. Eur J Cardiothorac Surg. 2012 Mar;41(3):647-8.· Liang MY, Chen GX, Tang ZX, Rong J, Yao JP, Chen Z, Wu ZK*.Retrograde Cerebral Perfusion Results in Better Perfusion to the Striatum than the Cerebral Cortex during Deep Hy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 a Microdialysis Study. Artificial Organs.doi:10.1111/aor.12551· Xiao YL, Liang MY, Peng S, Zhang N, Chen MH.Tailored therapy for the refractory GERD patients by combined multichannelintraluminal impedance-pH monitoring.J GastroenterolHepatol. 2015 Jul 23. doi: 10.1111/jgh.13049. [Epub ahead ofprint]· Lin WB, Liang MY, Chen GX, Yang X, Qin H, Yao JP, Feng KN, Wu ZK. MicroRNA profiling of the intestine during hy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 in swine.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5 Feb 21;21(7):2183-90. doi: 10.3748/wjg.v21.i7.2183.(if 2.369; 150)· Tang ZX, Chen GX, Liang MY, Rong J, Yao JP, Yang X, Wu ZK. Selective antegrade cerebral perfusion attenuating the TLR4/NF-κB pathway during deep hypothermia circulatory arrest in a pig model. Cardiology. 2014;128(3):243-50.(if 2.177; 120)· Tang B, Chen GX, Liang MY, Yao JP, Wu ZK. Ellagic acid prevents monocrotaline-induced 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 via inhibiting NLRP3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in rats. Int J Cardiol. 2015 Feb 1;180:134-41. doi: 10.1016/j.ijcard.2014.11.161.(if 4.036; 160)· Qin H, Chen GX, Liang MY, Rong J, Yao JP, Liu H, Wu ZK. The altered expression profile of microRNAs in cardiopulmonary bypass canine odels and the effects of mir-499 on myocardial 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y.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2013 Jun;11(1):154.(if 3.93; 160)· Liu H, Qin H, Chen GX, Liang MY, Rong J, Yao JP, Wu ZK. Comparative expression profiles of microRNA in left and right atrial appendages from patients with rheumatic mitral valve disease exhibiting sinus rhythm or atrial fibrillation. J Transl Med. 2014 Apr 6;12(1):90.(if 3.93; 120)· Liu H, Chen GX, Liang MY, Qin H, Rong J, Yao JP, Wu ZK. Atrial fibrillation alters the microRNA expression profiles of the left atria of patients with mitral stenosis. BMC CardiovascDisord. 2014 Jan 25;14:10. (if 1.878; 120)· Rong J, Ye S, Liang MY, Chen GX, Liu H, Zhang JX, Wu ZK. 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involved in lung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in cardiopulmonary bypass attenuated by controlled oxygen reperfusion in a canine model. ASAIO J. 2013 May-Jun;59(3):302-8.(if 1.516; 120)· Rong J, Ye S, Wu ZK, Chen GX, Liang MY, Liu H, Zhang JX, Huang WM. Controlled oxygen reperfusion protects the lung against early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cardiopulmonary bypasses by downregulating 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Exp Lung Res. 2012 May;38(4):183-91. (if 1.41; 60)· Yao JP, Xiong M, Tang B, Chen GX, Liang MY, Ma XF, Wang ZP, Wu ZK. Simvastatin attenuates pulmonaryvascular remodelling bydown-regulating matrixmetalloproteinase-1 and -9 expression in a carotid artery-jugular vein shuntpulmonary hypertension model in rats. Eur J Cardiothorac Surg. 2012 Nov;42(5):e121-7. doi: 10.1093/ejcts/ezs445.(if 3.304; 80)中文[1] 梁孟亚,陈光献,吴钟凯等.贝赫切特综合征合并主动脉瓣反流外科治疗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2013,51(2):184-185.DOI:10.3760/cma.j.issn.0529-5815.2013.02.024.[2] 梁孟亚,唐志贤,陈光献等.深低温停循环下幼猪脑皮质HIF-1与 NGB 的表达及作用[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5,(5):823-827.DOI:10.3969/j.issn.1000-4718.2015.05.010.[3] 梁孟亚,唐志贤,陈光献等.TLR4/NF-κB通路在深低温停循环逆行脑灌注技术脑保护机制中作用的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19):8735-8738.DOI:10.3877/cma.j.issn.1674-0785.2013.19.044.[4] 刘子由,梁孟亚,陈光献等.选择性顺行性脑灌注在猪深低温停循环模型中的脑保护机制[J].实用医学杂志,2015,(5):693-696.DOI:10.3969/j.issn.1006-5725.2015.05.001.[5] 唐志贤,陈光献,梁孟亚等.体外循环小猪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c-fos的表达及对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21):6911-6913.DOI:10.3877/cma.j.issn.1674-0785.2012.21.068.[6] 荣健,叶升,梁孟亚等.体视学定量法评估氧控制性再灌注对犬体外循环肺缺血再灌注早期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1,(5):690-694.DOI:10.3969/j.issn.0258-8021.2011.05.009专著:2010年2月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胸心血管外科疾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
立即挂号徐颖琦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脏外科
徐颖琦,男,主任医师,教授,硕士学历,中华心胸血管外科委员会委员,1983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1989年获硕士学位,1994年芬兰坦佩雷大学医院心胸外科进修1年,熟练掌握心脏外科各项手术,如先天性心脏病、瓣膜外科、冠脉搭桥术,心脏移植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国内核心杂志20多篇。第二作者或以下发表30多篇。《现代小儿外科治疗学》第八章心血管疾病,《门诊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第三十三章支气管、肺疾病。1993年“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获校级三等奖,1995年“保留全部瓣下结够的二尖瓣置换术”获校级三等奖。
立即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