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凤增
主任医师
出诊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神经外科
评价:
(22)
擅长:
颈椎病,腰椎病,脊柱脊髓肿瘤,颅颈交界区畸形
简介:
菅凤增,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导师神经外科副主任,神经脊柱外科组长1990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同年至北京医院神经外科工作,历任北京医院神经外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及副主任医师。1994年率先在国内开展了神经外科手术中电生理监测的临床研究及应用,获局级科研成果奖。1995年获医学硕士学位,1997-2004师从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副主席,意大利罗马大学“La Sapienza”神经外科Cantore 教授,从事脊柱及颅底外科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参与完成的“颅内外高流量搭桥治疗动脉瘤、颅底肿瘤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这一大型课题,手术数量及随访效果居欧洲第一位,全球第三。2002年11月,毕业论文以“优秀”(Ottimo)并嘉奖(Lode)的成绩获得了7位评委的一致通过,获神经外科专家文凭(临床医学博士),为欧洲第一位获得该文凭的大陆学者。在国外期间,曾两次获教育部春晖计划资助回国讲学。在意大利学习期间,曾分别担任罗马中国学联主席及全意大利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秘书长。2004年回国后,加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在凌锋教授及Samii教授指导下创立了我国第一个神经脊柱外科专业,并在多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1.国际上首创“单纯后路复位矫形及内固定治疗颅底凹陷及环枢椎脱位”技术,发表在“Neurosurgery”杂志,前北美脊柱外科学会主席在评论中指出:这一技术避免了经口腔手术,有重要价值,并推荐治疗这一疾病的外科医生掌握菅凤增报告的技术。目前这一技术已经在国内逐渐推广:如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和唐都医院、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浙江大学第一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山西省人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重庆西南医院、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和第四医院等。2.国内最早报告了显微镜下“前外侧入路椎间孔扩大术治疗神经根型及椎动脉型颈椎病”,为不需要内固定、保留颈椎运动功能的非融合技术;3.国内率先报告了显微镜下“一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技术”,同样为不需腰椎内固定、并保留腰椎活动功能的非融合技术。另外菅凤增博士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颈椎病、腰椎病以及脊髓髓内肿瘤方面一直跻身学术前沿,每年为300余患者手术,被病人誉为“给患者安全、让患者信任”的好医生。菅凤增博士在开拓创新的同时,积极推动我国显微外科技术在脊柱领域的发展,已经成功主持举办了五届“颈椎疾病专题研讨会”及“颈椎显微外科技术学习班”。与此同时,菅凤增积极推动我国神经脊柱外科走向国际舞台,多次应邀赴日本、韩国及台湾等讲学及大会发言。由于在积极推动我国神经脊柱外科方面的成绩, 2008年获得“王忠诚青年神经外科医学奖”。目前菅凤增博士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脊柱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脊髓损伤协会中国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脊柱脊髓委员会委员;同时为亚太地区颈椎学会国际执委、亚洲神经脊柱外科学会国际执委。菅凤增博士还担任《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以及《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等编委及审稿专家。
展开
专业擅长
颈椎病,腰椎病,脊柱脊髓肿瘤,颅颈交界区畸形
个人简介
菅凤增,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导师神经外科副主任,神经脊柱外科组长1990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同年至北京医院神经外科工作,历任北京医院神经外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及副主任医师。1994年率先在国内开展了神经外科手术中电生理监测的临床研究及应用,获局级科研成果奖。1995年获医学硕士学位,1997-2004师从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副主席,意大利罗马大学“La Sapienza”神经外科Cantore 教授,从事脊柱及颅底外科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参与完成的“颅内外高流量搭桥治疗动脉瘤、颅底肿瘤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这一大型课题,手术数量及随访效果居欧洲第一位,全球第三。2002年11月,毕业论文以“优秀”(Ottimo)并嘉奖(Lode)的成绩获得了7位评委的一致通过,获神经外科专家文凭(临床医学博士),为欧洲第一位获得该文凭的大陆学者。在国外期间,曾两次获教育部春晖计划资助回国讲学。在意大利学习期间,曾分别担任罗马中国学联主席及全意大利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秘书长。2004年回国后,加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在凌锋教授及Samii教授指导下创立了我国第一个神经脊柱外科专业,并在多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1.国际上首创“单纯后路复位矫形及内固定治疗颅底凹陷及环枢椎脱位”技术,发表在“Neurosurgery”杂志,前北美脊柱外科学会主席在评论中指出:这一技术避免了经口腔手术,有重要价值,并推荐治疗这一疾病的外科医生掌握菅凤增报告的技术。目前这一技术已经在国内逐渐推广:如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和唐都医院、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浙江大学第一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山西省人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重庆西南医院、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和第四医院等。2.国内最早报告了显微镜下“前外侧入路椎间孔扩大术治疗神经根型及椎动脉型颈椎病”,为不需要内固定、保留颈椎运动功能的非融合技术;3.国内率先报告了显微镜下“一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技术”,同样为不需腰椎内固定、并保留腰椎活动功能的非融合技术。另外菅凤增博士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颈椎病、腰椎病以及脊髓髓内肿瘤方面一直跻身学术前沿,每年为300余患者手术,被病人誉为“给患者安全、让患者信任”的好医生。菅凤增博士在开拓创新的同时,积极推动我国显微外科技术在脊柱领域的发展,已经成功主持举办了五届“颈椎疾病专题研讨会”及“颈椎显微外科技术学习班”。与此同时,菅凤增积极推动我国神经脊柱外科走向国际舞台,多次应邀赴日本、韩国及台湾等讲学及大会发言。由于在积极推动我国神经脊柱外科方面的成绩, 2008年获得“王忠诚青年神经外科医学奖”。目前菅凤增博士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脊柱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脊髓损伤协会中国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脊柱脊髓委员会委员;同时为亚太地区颈椎学会国际执委、亚洲神经脊柱外科学会国际执委。菅凤增博士还担任《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以及《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等编委及审稿专家。
同科室可挂号医生
朱宏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神经外科
创建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疼痛中心,构建完善的慢性疼痛五阶梯诊疗体系。世界微创医学会中国区副主席,内镜腰椎融合联盟,中华中医药学会脊柱微创专委会脊柱脊髓研究组 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脊柱微创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脊柱脊髓专委会常委,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脊柱脊髓委员会常委,世界华人精准微创脊柱外科协会委员会 常务委员,中国认知科学学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疼痛分会中枢痛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骨科学会微创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内镜学组委员,北京济生疼痛医学基金会学术委员会专家
立即挂号朱宏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神经外科
创建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疼痛中心,构建完善的慢性疼痛五阶梯诊疗体系。世界微创医学会中国区副主席,内镜腰椎融合联盟,中华中医药学会脊柱微创专委会脊柱脊髓研究组 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脊柱微创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脊柱脊髓专委会常委,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脊柱脊髓委员会常委,世界华人精准微创脊柱外科协会委员会 常务委员,中国认知科学学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疼痛分会中枢痛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骨科学会微创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内镜学组委员,北京济生疼痛医学基金会学术委员会专家
立即挂号马凯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神经外科
马凯,男,副主任医师,神经外科博士学位,籍贯山西运城,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在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工作4年,师从李勇杰教授获神经外科博士学位,现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工作,率先开展脑瘫的神经外科治疗手术,在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疼痛、顽固性癫痫、帕金森病、原发性震颤、脑瘫等多种运动障碍病及其他顽固性疼痛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面有丰富经验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等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参与首发基金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二项。
立即挂号刘雨桐
住院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神经外科
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入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攻儿童神经外科疾病的诊疗与研究。曾于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Comer儿童医院小儿外科访问学习一月。 教育经历 博士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
立即挂号张彤宇
住院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神经外科
张彤宇,男,住院医师,擅长脑血管病,脑出血,脑缺血等疾病的诊治
立即挂号李静伟
住院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神经外科
擅长脑脊髓血管病的治疗。目前已发表SCI论文1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20余篇,参与多项国家级课题。
立即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