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红薯是升糖还是降糖

    红薯在适量食用情况下,会有相对温和的升糖作用,这是因为其含有碳水化合物会升高血糖,但富含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又有助于血糖控制。红薯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会在体内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升高。然而,它富含的膳食纤维可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减缓血糖上升速度。此外,红薯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元素,对身体有诸多好处,如促进肠道蠕动、增强免疫力等。

    吴瑞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内分泌科

    2025-04-28

  • 血糖在血常规化验单上叫什么

    血糖在血常规化验单上并不存在。血常规主要检测血液中的细胞成分,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用于评估贫血、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等情况。而血糖检测属于生化检查项目,用于诊断糖尿病等糖代谢异常疾病。血糖检测一般通过采集静脉血或末梢血来测定。常见的检测指标有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随机血糖等。正常空腹血糖值在3.9-6.1mmol/L之间。如果血糖值异常,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如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等。对于糖尿病患者,治疗方式包括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治疗等。

    吴瑞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内分泌科

    2025-04-28

  • 为什么淘汰珍菊降压片

    珍菊降压片被淘汰的主要是因为其成分及副作用问题。其含有氢氯噻嗪和可乐定等成分,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水电解质紊乱、低血压等不良反应,而且珍菊降压片的降压效果不稳定。目前有更安全有效的降压药可供选择。在高血压治疗方面,常用药物有多种。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可舒张血管平滑肌降低血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能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降压。还有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

    吴瑞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内分泌科

    2025-04-28

  • 低密度3.67mmol/L需要治疗吗

    低密度3.67mmol/L一般指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67mmol/L,是否需要治疗要分情况来看。如果患者没有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可能暂时不需要药物治疗,但需改善生活方式;若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危险因素,则通常需要治疗。对于无其他危险因素者,LDL-C理想水平应低于3.4mmol/L,3.67mmol/L虽略超标,但可先尝试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改善,如控制饮食,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增加运动等。

    吴瑞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内分泌科

    2025-04-28

  • 空腹血糖7.1mmol/L正常吗

    空腹血糖7.1mmol/L不正常。一般来说,空腹血糖的正常范围在3.9-6.1mmol/L之间。7.1mmol/L已超出正常范围,可能提示血糖出现问题,建议进行其他相关检查。若空腹血糖多次测量均高于正常范围,可能患有糖尿病或处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患者若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此时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一步检查,如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等,以明确诊断。

    吴瑞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内分泌科

    2025-04-28

  • 血清碳酸氢盐是检测什么的

    血清碳酸氢盐主要用于检测体内酸碱平衡状况。它能反映肾脏调节酸碱平衡的功能,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酸碱失衡相关疾病,对诊断和治疗多种疾病意义重大。血清碳酸氢盐是血液中碳酸氢根离子(HCO3-)的浓度。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来维持酸碱平衡,血清碳酸氢盐就是其中重要的指标之一。如果血清碳酸氢盐水平异常,可能提示多种疾病。

    吴瑞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内分泌科

    2025-04-28

  • 碘钾片防辐射吗

    碘钾片在一定情况下能防辐射,但日常防辐射的情况并不适用,建议患者接受正规的检测和治疗,不可随意自行用药。在核辐射突发事件中,放射性碘可能被人体吸收并集中在甲状腺,服用碘钾片可使甲状腺饱和,减少放射性碘的吸收,从而降低甲状腺癌等疾病风险。但碘钾片并非日常随意服用的保健品。若身体不缺碘且未遭遇核辐射威胁,随意服用可能导致碘摄入过量,引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问题,还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过敏等不良反应。

    吴瑞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内分泌科

    2025-04-28

  • 糖尿病人空腹血糖多少为正常

    糖尿病人空腹血糖正常范围一般在3.9-6.1mmol/L之间。但不同病情个体可能存在差异,需综合判断。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空腹血糖是重要的监测指标。它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饮食、运动、药物、睡眠及情绪等。饮食方面,应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遵循少食多餐原则;运动上,适当锻炼有助于血糖控制,但要注意避免空腹运动或过度运动。药物治疗是控制血糖的关键手段,常见药物有二甲双胍,能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还有格列齐特,可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

    吴瑞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内分泌科

    2025-04-28

热门文章

免费提问

累积已解决23245个网友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