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贫血挂什么科

    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乏力、头晕、心慌等症状。如果怀疑自己有贫血问题,一般可以挂血液科、内科、全科医学科、中医科、营养科等科室就诊。1. 血液科:这是诊断和治疗贫血的主要科室。血液科医生会通过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以及一系列专业的血液检测,如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来准确判断贫血的类型和病因,然后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刘风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血液内科

    2025-02-11

  • 右旋糖酐铁分散片的作用

    右旋糖酐铁分散片主要用于明确原因的慢性失血、营养不良、妊娠、儿童发育期等引起的缺铁性贫血,其具有以下五个功效作用:补充铁元素、改善贫血症状、促进血红蛋白合成、增强机体免疫力、助力儿童生长发育。1. 补充铁元素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于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右旋糖酐铁分散片能够为机体提供铁离子,以满足身体在各种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对铁的需求。

    刘风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血液内科

    2025-02-11

  • 利血生片的功效

    利血生片的主要功效包括提升白细胞数量、增强造血功能、促进血小板生成、改善机体免疫功能、辅助治疗某些血液疾病等。1. 提升白细胞数量:利血生片可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促使白细胞生成增加,有助于维持机体正常的免疫防御功能,对于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白细胞减少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2. 增强造血功能:它能作用于造血微环境,促进造血细胞的生长和发育,使骨髓造血功能得到强化,保证机体有足够的血细胞供应,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和生理功能。

    刘风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血液内科

    2025-02-11

  • 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的功效

    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具有提升白细胞数量、增强免疫功能、促进骨髓造血、降低感染风险、缩短粒细胞缺乏期等功效。1. 提升白细胞数量:在化疗等原因导致白细胞减少时,人粒细胞刺激因子能够刺激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促使更多的白细胞生成并释放到外周血中,从而有效提升白细胞水平,减少因白细胞过低引发的一系列健康问题。

    刘风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血液内科

    2025-02-11

  • 血液病能治好吗,要多久

    血液病能否治好以及所需时间不能一概而论。部分血液病可以治愈,而有些则难以根治。一些良性血液病,如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等,在去除病因、补充相应缺乏的物质后,多数患者可治愈,治疗时间可能从数周到数月不等。而像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恶性或难治性血液病,虽然目前有多种治疗手段,如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但治疗难度较大,部分患者可能无法完全治愈,治疗周期也较长,可能需要数年甚至长期治疗。血液病患者一定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各项检查和治疗。

    刘风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血液内科

    2025-02-11

  • 范可尼贫血基因携带者可以生孩子吗

    范可尼贫血基因携带者可以生孩子,但存在一定风险。如果夫妻双方仅有一方为范可尼贫血基因携带者,他们生育的孩子有50%的概率为正常,50%的概率为携带者,一般可以正常生育。但如果夫妻双方均为范可尼贫血基因携带者,每次怀孕都有25%的概率生育一个患有范可尼贫血的孩子,50%的概率生育携带者,25%的概率生育正常孩子。

    刘风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血液内科

    2025-02-11

  • 淋巴细胞计数偏低一点点要紧吗

    淋巴细胞计数偏低一点点是否要紧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是生理性因素导致的,如过度劳累、运动后等,通常不太要紧;但若是病理性因素引起的,如病毒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等,则可能比较严重。生理性淋巴细胞计数偏低一点点,可能是身体的暂时反应。比如剧烈运动后,身体处于应激状态,淋巴细胞会重新分布,此时计数可能偏低,一般经过休息就能恢复正常,不会对健康有太大影响。而病理性淋巴细胞计数偏低就需要重视了。

    刘风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血液内科

    2025-02-11

  • 什么是人血白蛋白

    人血白蛋白是一种从健康人血浆中提取的生物制品。它在维持人体胶体渗透压、运输营养物质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在多种疾病治疗中被应用。人血白蛋白能扩充血浆容量,对失血、创伤等引起的休克有治疗效果;可结合并运输多种物质,如胆红素、脂肪酸等;还能参与机体免疫调节,增强免疫力。然而,人血白蛋白并非万能药,使用时需严格遵循医嘱。在使用人血白蛋白时,要注意其可能带来的过敏等不良反应。患者应积极与医生沟通,如实告知自身情况,以便医生准确判断是否适合使用。

    刘风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血液内科

    2025-02-11

热门文章

免费提问

累积已解决23245个网友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