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英杰

史英杰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中医儿科

预约挂号

该医生其他文章

更多 >>

婴儿摇晃综合症早期表现

发布时间:2025-07-07

浏览量:4645次

手机浏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婴儿摇晃综合症早期表现

婴儿摇晃综合症早期可能出现烦躁不安、嗜睡、呕吐、意识模糊、囟门隆起等。若发现这些异常表现,需及时就医排查病因与风险。

1、烦躁不安:

婴儿情绪状态本有规律,患上摇晃综合症后,因神经系统受损伤,早期会频繁出现难以安抚的哭闹。不同于饥饿、尿布湿等常见哭闹诱因,即便尝试喂奶、更换尿布、轻拍安抚等常规方式,烦躁情绪也始终无法缓解,且哭闹持续时间长、频率高,家长能明显察觉婴儿情绪异常躁动。

2、嗜睡:

正常婴儿睡眠时长与清醒时段相对规律,患病后大脑因摇晃产生损伤,神经调节功能紊乱,会表现出过度困倦、睡眠时间显著延长。原本该清醒互动的时间段,婴儿却常处于昏睡状态,对周围声响、光线等刺激反应减弱,吃奶过程中也易频繁陷入睡眠,且唤醒难度增大,与普通疲惫后的睡眠表现存在明显区别。

3、呕吐:

摇晃引发脑部组织移位或水肿,会刺激颅内压力改变,进而触发呕吐反射。这种呕吐多为无明显诱因的喷射性呕吐,并非喂食过量或消化不良导致的溢奶。即便仅少量进食,也可能突然喷出大量胃内容物,且早期呕吐频率会逐渐增加,家长需将其与普通肠胃不适引发的呕吐严格区分。

4、意识模糊:

大脑受损伤后,婴儿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反应能力下降。呼唤名字时无回应,眼神呆滞、涣散,不再像往常那样对玩具、家人面孔展现兴趣或互动行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变得迟缓,甚至会出现短暂性意识丧失的情况,这些异常都提示神经系统已受影响。

5、囟门隆起:

婴儿囟门处颅骨尚未完全闭合,当摇晃导致颅内压升高时,囟门会出现明显隆起、紧绷感。家长触摸时能发现,其与平日柔软、平坦的状态截然不同,甚至肉眼可见囟门部位高于周围颅骨,这是颅内压力变化在头部的直观体现,需重视该体征背后潜藏的健康风险。

日常照顾婴儿时,切勿剧烈摇晃哄睡或逗玩,安抚以轻拍、轻声安抚为主;抱婴儿动作要轻柔,避免抛接等危险行为。若发现类似早期症状,需及时送医,从源头减少伤害可能性。

本文由爱医医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爱医医。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就诊依据.

相关推荐

  • 婴儿做CT的危害

    婴儿做CT可能面临辐射损伤细胞、增加远期患癌概率、干扰神经系统发育、引发造影剂不良反应、造成身体组织潜在损害,CT的电离辐射与婴儿稚嫩的身体代谢、修复机制存在冲突,需谨慎评估必要性。1.辐射损伤细胞:婴儿细胞分裂活跃,CT的电离辐射易干扰细胞DNA复制,损伤未成熟的造血、免疫等系统细胞,影响后续细胞正常增殖与功能完善。相较成人,修复能力弱的婴儿更难抵御辐射对细胞的持续伤害,可能使机体短期出现免疫力波动、造血功能暂时性抑制等表现。

    史英杰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浏览量:3574次

  • 婴儿摇晃综合症早期表现

    婴儿摇晃综合症早期可能出现烦躁不安、嗜睡、呕吐、意识模糊、囟门隆起等。若发现这些异常表现,需及时就医排查病因与风险。1、烦躁不安:婴儿情绪状态本有规律,患上摇晃综合症后,因神经系统受损伤,早期会频繁出现难以安抚的哭闹。不同于饥饿、尿布湿等常见哭闹诱因,即便尝试喂奶、更换尿布、轻拍安抚等常规方式,烦躁情绪也始终无法缓解,且哭闹持续时间长、频率高,家长能明显察觉婴儿情绪异常躁动。

    史英杰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浏览量:4645次

  • 婴儿手足口病的症状是什么

    婴儿患手足口病时,常出现发热、口腔内疱疹或溃疡、手和足及臀部皮疹、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等表现。若发现这些情况,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干预。1、发热:感染手足口病病毒后,病毒引发机体免疫反应,致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婴儿多先出现中低热,部分病情进展后会发展为高热,体温呈持续波动或反复升高状态。发热过程中,婴儿易伴随哭闹、烦躁不安等表现,身体因体温异常带来明显不适感。

    史英杰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浏览量:4463次

热门文章

更多>>

免费提问

累积已解决23245个网友的问题

爱医医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