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症

本词条由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妇科 高晓玲

审核认证

编审专家
高晓玲
百科专家团

高晓玲

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妇科

预约挂号
  • 疾病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饮食
  • 护理

疾病概述

子宫腺肌症,也叫子宫腺肌病,以往称为“内在性内异症”,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并保持周期性增生、剥脱、出血等功能性改变,引起相应症状。

就医指南

临床症状:月经量增多、月经期延长、痛经、排卵期出血等等

好发人群:多发于30-50岁经产妇

并发疾病:长期月经量增多可导致贫血,患者可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严重者可继发贫血性心脏病。

常用检查:CA125检测、超声检查、核磁共振、病理检查

就诊科室:妇科

是否医保:

常用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达那唑、孕三烯酮等

病因:基底层子宫内膜侵入到肌层生长所致

病因

该疾病的病因至今不清楚,目前多数研究者认为子宫腺肌病是基底层子宫内膜侵入到肌层生长所致。本病多见于30~50岁经产妇,是雌激素相关性疾病。

主要病因

子宫腺肌病的发病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经宫腔操作
剖宫产、诊断性刮宫、人工流产或分娩等,经宫腔的操作或手术可能会促使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

子宫内膜炎症
慢性子宫内膜炎与腺肌病发病密切相关。

其他
高雌激素血症、遗传等也是发生该病的高危因素。

流行病学

子宫腺肌病多发生于30~50岁经产妇,约15%同时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约半数合并子宫肌瘤。文献报道本病的发生率为10%~65%。

近年来随着女性生育年龄的推迟,没有生育过的女性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绝经后本病症状减轻,就诊比例明显下降。

症状

患者主要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以及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有35%子宫腺肌病患者无典型症状。

典型症状

经量增多
约40%~50%的患者出现此症状,表现为连续数个月经周期中月经量增多,一般大于80ml

l 经期延长
患者的月经周期基本正常,但是行经时间延长。

l 痛经
呈进行性加重,疼痛多位于下腹、腰骶及盆腔中部,有时可向会阴部、肛门及大腿放射。痛经常于经前一周开始,或在月经来潮时出现,并持续至整个经期。

l 其他
患者可能出现与月经周期无关的慢性盆腔痛,不明原因的排卵期出血、性欲减退等。

就医

若患者出现经量过多或有严重的痛经,影响日常生活,尽早到医院就诊以明确病情。

医生根据患者典型的症状(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和月经量过多)及妇科检查(子宫增大变硬)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依据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此外,超声和CT等影像学检查对诊断也有一定的帮助。

医生可能会问如下问题,患者可提前准备:

  • 症状开始出现的时间;
  • 症状是否影响工作、生活;
  • 月经、生育史;
  • 症状和月经周期是否有关;
  • 什么情况下症状会减轻或加重。

以痛经为例,医生会通过问诊,让患者描述自己疼痛严重程度∶0代表无痛,1~3代表轻微疼痛逐渐加重,4代表刚对睡眠带来影响的疼痛,5~6代表渴望药物治疗的疼痛,7代表疼痛影响入睡,8~10代表逐渐不能忍受的剧痛。由此,可获得症状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 Scale/Score,简称VAS),用于指导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

需要做的检查

医生查体
妇科检查子宫均匀性增大,或不规则、有局限性隆起,质硬且有压痛。

实验室检查
CA125检测:多数患者该指标高于正常(>35U/mL),极少数甚至超过200OU/mL,引起患者恐惧。出现异常升高时需要排除上皮性卵巢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病变。血清CA125水平在监测疗效上有一定的价值,且可能有助于和子宫肌瘤的鉴别。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经阴道超声是诊断子宫腺肌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帮助了解子宫大小、形态、子宫内膜和子宫肌壁回声的情况,以排除其他有类似症状的疾病。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可以帮助区别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并可诊断出两者并存的情况,对治疗方式也有较大的帮助。

l 病理检查
是本病的确诊依据,子宫肌层内呈岛状分布的子宫内膜异位腺体及间质是本病的镜下特征。

鉴别诊断

本病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疾病有相似之处,医生将从多个方面进行详细检查进行判断。

l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的痛经、CA125轻度升高、以及月经异常的症状与子宫腺肌病相似,如直肠子宫陷凹有内异症病灶或因局部粘连使子宫后倾固定者可有深部性交痛,月经来潮前性交痛最明显。妇科检查可扪及与子宫相连的肿块,三合诊时可扪及触痛性结节,一侧或双侧附件处触及囊实性包块,活动度差。B超、MRI检查有助于鉴别,但有时子宫腺肌症可以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

l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可有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症状,妇科检查可扪及子宫增大,尤其是大的肌壁间肌瘤及黏膜下肌瘤,易与子宫腺肌病相混淆。但子宫腺肌病继发性痛经明显,子宫多呈均匀增大,超声检查及外周血CA125检测有助于诊断。有时子宫腺肌症可以合并子宫肌瘤。

l 子宫内膜病变
如患者以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简称AUB)为首要表现,需与子宫内膜病变〈(如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或子宫内膜癌等)鉴别,行宫腔镜检查、并取得子宫内膜送病理检查有助于鉴别。

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年龄和生育要求,选择药物、手术或其他治疗方法,具体如下:

  • 对于没有症状而且又没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行期待观察治疗。
  • 症状较轻、有生育要求及近绝经期患者可试用药物治疗,但需要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并且停药后症状可复发。
  • 症状严重而药物治疗无效者可采用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下药物进行治疗。

l 非甾体类抗炎药
当痛经VAS≥5时,患者可口服布洛芬或经肛门塞蚓哚美辛栓,以减轻疼痛。但应注意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此类药物,以免发生消化道溃疡、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l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
年轻、有生育要求和接近绝经期、而症状严重的患者可用GnRH-a治疗。GnRH-a可减轻疼痛或使疼痛消失、子宫缩小,但停药后症状可恢复,子宫重新增大,故一般经3~6个月GnRH-a的治疗后,可辅以其他治疗手段进行长期管理。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有骨质丢失的风险,并有低雌激素引起的类似围绝经期表现,可以遵医嘱反向添加治疗和补充钙剂。

其他
如达那唑、孕三烯酮等均可抑制卵巢功能,使子宫内膜萎缩,造成人工绝经,从而缓解症状。但停药后,症状往往随着月经的恢复而又重新出现。

手术治疗

l 病灶切除术

适用于年轻或有生育要求、病灶局限而症状严重的患者。术后需注意避孕一段时间,再次妊娠时应严密观察,有继发子宫破裂的风险。

l 子宫内膜去除术

适用于无生育要求、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的患者。

术前应行宫腔镜检查排除子宫内膜恶性病变。

l 全子宫切除术

症状严重、无生育要求或药物治疗无效时可采用此手术方法达到根治目的。

l 子宫动脉栓塞术(UAE)

是一种阻断子宫血液供应、藉此控制子宫增长、减少月经星、缓解痛经的治疗方法,可适用于以下情况:

  • 无生育要求、有痛经及月经量多等症状者;
  • 非手术治疗失败或拒绝手术,或有多次手术史而再次手术治疗难度大;

对于有生育要求、且有症状的患者,应慎用UAE,如果强烈要求进行UAE治疗,必须明确了解UAE可能的不良反应,如导致卵巢坏死或子宫内膜坏死而继发不孕。

l 超声介入射频消融术

在超声定位下,将射频刀从阴道进入宫腔,通过电磁波等离子震荡,产生高热,使腺肌组织发生凝固、变性和凋亡,最后将被自动排出体外。

 技术优势:

  • 不开刀、不住院
  • 保障子宫生育功能:
  • 治疗不损伤周围组织和周围器官,不留疤痕,不影响生育功能。
  • 不影响性生活。
预后情况

子宫腺肌病症状严重时可影响女性身体、心理、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生活质量。个别情况下可能恶变为子宫内膜癌,其中最常见的是子宫内膜样腺癌,其次为浆液性癌和透明细胞癌,具体机制不明。

饮食

日常饮食应注意尽量少吃含雌激素的食物,如大豆、豆浆等。饮食要均衡营养,不要吃太多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芦笋、瘦肉、芹菜、鸡肉、紫菜、鸡蛋、黄瓜、鹌鹑蛋等。对于胃肠功能差的患者,经期和月经期不宜吃生冷食物,如西瓜、冷饮、凉拌菜、绿豆。

护理

日常护理

接受期待观察治疗的患者也应需密切监测病情,如有病情加重需及时就医。

日常病情监测
  • 观察阴道分泌物是否带有血液/血丝、异常出血的量与持续时间、诱发因素等。
  • 观察是否有疼痛以及疼痛的部位、持续时间、严重程度等。
  • 观察是否伴随发热、恶心、呕吐等异常情况。

展开全部

子宫腺肌症推荐专家

高晓玲

高晓玲

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妇科

擅长:女性青春期、围产期、更年期各种心理,生理疾病的治疗

预约挂号

子宫腺肌症推荐科普

轻松扫一扫 预约挂号没烦恼

公众号:预约陪诊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