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癌

本词条由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泌尿外科 陈善闻

审核认证

编审专家
陈善闻
百科专家团

陈善闻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泌尿外科

预约挂号
  • 疾病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饮食
  • 护理

疾病概述

生长抑素胰岛细胞类癌(Carcinoid)是起源于EC细胞的肿瘤,具有分泌5-羟色胺(5-HT)或5-羟色氨酸(5-HTP)等激素的功能。

胰岛癌

就医指南

临床症状:腹部疼痛、黄疸、恶心、呕吐腹泻、消瘦、乏力、腹块、发热等

就诊科室:

普外科、肿瘤科

好发人群:中老年人

治疗周期:长期治疗

常用药物:厄洛替尼、卡培他滨、替吉奥等

并发疾病:贫血

常用检查:MRI、彩色多普勒超声内镜

是否医保:

病因

主要病因

致病原因
胰腺癌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但近些年来多数学者认为,以下因素与本病发生有密切关系。
烟草等化学因素
烟草
实验证明,用烟草酸水饲喂的动物可以发生胰腺癌。
吸烟者患胰腺癌的概率较不吸烟者高1.5倍。吸烟量越大,发生胰腺癌的概率越大。
其他化学物质:苯胺及苯类化合物接触史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
饮食因素
近年来,有学者指出胰腺癌的发生与饮食结构不适当有关。
过量摄入动物蛋白、脂肪,可使动物胰腺导管细胞更新加速,且对致癌物质敏感性增强。
肥胖:体重指数(BMI)≥35时,胰腺癌患病风险增加50%。
饮酒与咖啡
饮酒和胰腺癌无直接关系,但长期饮酒可导致慢性胰腺炎,可能和胰腺癌的发生有关。
喜欢喝咖啡者发生胰腺癌的机会较多。
相关疾病因素
部分与胰腺相关慢性疾病会增加胰腺癌的患病风险。
慢性胰腺炎:特别是家族性胰腺癌患者,慢性胰腺炎可能是诱因。
糖尿病
病史超过10年的糖尿病患者,罹患胰腺癌的风险也明显增加,但因果关系未明。
新近发生糖尿病、年龄>50岁、没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发生胰腺癌的危险性增加。
遗传因素
胰腺癌家族史:也是危险因素。据统计,5%~10%的胰腺癌患者具有遗传背景。
基因突变
携带BRCA1、BRCA2、CDKN2A、TP53、MLH1和ATM等基因突变的个体,患胰腺癌风险显著上升。
CDKN2A、BRCA1/2、PALB2等基因突变被证实与家族性胰腺癌发病密切相关。
感染因素
最新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胰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是胰腺癌的高危因素。
发病机制
目前认为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胰腺癌存在多基因突变,其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参与的多步骤复杂过程。
已知的胰腺癌相关癌基因包括K-ras和HER-2/neu及抑癌基因p53、SMAD4和BRCA2。
分子生物学检测发现,90%以上的胰腺癌患者中K-ras第12密码子存在突变,50%的病例有p53基因突变,95%的病例有p16失活。

传播途径

无传染性

症状

伴随胰岛细胞类癌,有时亦可有其他内分泌激素功能亢进的表现,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旁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一般都有相应的特征性表现可供鉴别。在类癌的晚期,也可出现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恶液质表现。 眼眶周围水肿、结合膜出血、流泪,多伴随皮肤潮红出现。

典型症状

阵发性皮肤潮红

阵发性皮肤潮红(Intermittent flushing):主要发生在颜面部、颈部和前胸部等暴露部位,也可遍及全身。皮肤潮红的发生多呈阵发性、突然性出现,呈鲜红色或暗红色,持续时间为数分钟至1~2天不等,但黑色人种或肤色黝黑的病人皮肤颜色变化可不明显。如果病程较久,则在经常发作的部位可出现固定性皮肤改变,局部呈多数细血管扩张,皮肤呈暗红色。影响皮肤潮红发作的因素可有:饮酒、疼痛、情绪波动和体力活动等可诱发皮肤潮红,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也能促进发作;应用α-肾上腺素能阻滞剂则能制止皮肤潮红的发生。在发作皮肤潮红的同时,病人往往伴有心动过速、低血压、眼眶周围水肿以及胃肠、肺的症状。

心血管系统症状

心血管系统症状:病人在出现皮肤潮红时,可伴有心动过速、血压下降甚至休克;晚期可发生心瓣膜病变或充血性右心衰竭。

呼吸系统症状

呼吸系统症状:有20~30%的病人在发生阵发性皮肤潮红的同时,可出现哮喘和呼吸困难,与支气管哮喘相似。其机理为5-HT等物质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所致。

消化系统症状

消化系统症状:病人可不同程度地伴有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腹痛多与原发肿瘤和/或转移癌的部位、以及瘤体增大时对周围组织的挤压和破坏有关。腹泻多为水样,严重者1天可达10~20次,应注意与WDHA综合征的鉴别。

伴随症状

记忆力、反应力下降。

其他症状

伴随胰岛细胞类癌,有时亦可有其他内分泌激素功能亢进的表现,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旁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一般都有相应的特征性表现可供鉴别。在类癌的晚期,也可出现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恶液质表现。 眼眶周围水肿、结合膜出血、流泪,多伴随皮肤潮红出现。

就医

诊断标准

胰腺癌的诊断标准,目前来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临床讲的肿瘤标志物的检查,也就是抽血化验,这个指标里面一般包含有几个肿瘤指标,比如说CA199、CA125,还有CEA、还有CA50,这几个指标,是特异性的能够反映胰腺肿瘤的指标。另外,就是影像学的诊断,比如说超声,还有内镜超声下发现了胰腺的占位,还有CT磁共振的情况下,检查下发现占位。第三个就是病理学的诊断,这也是诊断的金标准。如果在病理学的穿刺或者是在活检的情况下,发现了胰腺是恶性肿瘤,最终就能够确诊是胰腺癌。

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其他功能性内分泌肿瘤一样,早期切除肿瘤是本病的首选治疗方法;手术原则和术式选择也然。但是,本病即使已经转移,如果能将原发的类癌病灶切除,也能缓解甚至消除症状,对于不适宜行根治性切除的多中心性或转移性类癌,作姑息性胰腺或肝叶切除,也有一定疗效。

药物治疗

内科治疗

(1)少用或忌用能促使5-HT释放的药物,它们有:吗啡、氟烷、右旋糖酐、多粘菌素等。同时也应避免或减少饮酒、情绪波动和剧烈运动等容易诱使类癌综合征发作的因素。  (2)应用组胺1和组胺2拮抗剂来抑制类癌分泌组胺和肽类激素。①甲基麦角酸丁醇酰胺(methysergide):用于类癌综合征发作时的治疗,用1~4mg1次静脉注射;或用10~20mg加入100~200ml生理盐水中,在1~2小时内静脉滴注,能控制皮肤潮红、哮喘和腹泻等症状。②赛庚啶(cyproheptadine);每次口服4~8mg,每天3~4次,可缓解症状,达到姑息治疗的目的。  (3)色氨酸羟化酶抑制剂:这类药物能抑制色氨酸羟化酶的活性,从而减少5-HT的合成,缓解本病的症状。①对氯苯丙氨酸(parachlophenylalanine)每次1g,每日3~4次,口服。能缓解或减轻恶心呕吐、腹泻和皮肤潮红的发作程度。其副作用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或低体温等。②甲基多巴(methylodpa):对于分泌5-羟色氨酸的胰腺类癌可采用本药治疗,口服每次0.25~0.5g,每天4次。  (4)生长抑素(somatostatin)可广泛抑制内分泌激素的释放,应用于胰岛细胞类癌的病人,可抑制五肽胃泌素刺激引起的面色潮红。  (5)化学疗法:应用化疗药物,如5-Fu、环磷酰胺等可缓解本病的症状,但疗效较差。病理改变

EC细胞具有APUD细胞的特点,广泛分布于胃肠道、胰腺和肺。当类癌体积较小,直径不超过3.5cm时,一般不引起症状和体征;而类癌体积较大时,由于产生大量的5-HT等胺和多肽类激素,使肝脏不能有效地代谢、灭活这些类癌的分泌产物,于是5-HT、5-HTP、缓激肽、胰多肽等都进入体循环之中;另外,当类癌发生肝转移时,肝内转移癌分泌的激素可以未经肝细胞代谢而直接进入体循环,并作用于靶细胞,从而出现类癌综合征。

饮食

饮食调理
胰腺癌病人的饮食首先要选择富含营养,易消化,少刺激性、低脂肪的饮食,可给高蛋白,多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奶类、鱼肉、肝、蛋清、精细面粉食品、藕粉、果汁、菜汤、粳米等。日常的饮食应以营养、清淡易消化为主,做饭以炖煮为基本做法。

护理

日常护理

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胰腺癌是高度恶性的肿瘤,预后较差,患者常产生恐惧、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从而影响治疗的顺利开展。因此,护理人员应安慰患者,有针对性地向患者解释治疗的意义与过程,对待患者态度要诚恳,要有耐心,要关心患者,使之感到温暖,减少顾虑,振奋精神,增强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腹痛护理 腹痛是胰腺癌最常见的症状,卧位及晚间加重,坐、立、前倾位或走动时疼痛可减轻。

(3)皮肤护理 阻塞性黄疸是胰腺癌的主要症状,呈进行性加深,并伴有皮肤瘙痒,应嘱患者避免抓痒,以防抓破皮肤引起感染,并用温水沐浴,涂抹炉甘石剂。

(4)营养支持护理 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少量多餐。对于不能进食或进食量少者,应给予静脉补液或肠内营养支持。

(5)术前准备 进行术前各项检查,备血,进行腹部皮肤的清洗以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的机会,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术前1天改流质饮食,术前晚、术晨各清洁灌肠1次。

2.术后护理

(1)体位护理 术后患者取平卧位,待患者生命体征指标稳定后可更换为半卧位。

(2)疼痛护理 术后24~48小时内疼痛最明显,以后逐渐减轻,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镇痛泵或遵医嘱给予患者镇痛药,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3)病情观察 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患者血压、呼吸、脉搏、心电图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预防各种并发症。

(4)引流管护理 术后需要安插各种引流管,如胰管、胃肠减压管、尿管及多个腹腔引流管等,护理中应保证引流管安插到位且通畅。

(5)营养支持护理 术后3天内需禁食,予以静脉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待患者肠胃排空后方可拔除胃管,并根据患者康复情况逐渐过渡至正常饮食。

(6)并发症护理 ①胰瘘,出现胰瘘应保护好引流管周围皮肤,定期换药,保持干燥,防止因胰液外渗引起皮肤糜烂。②胆瘘,通常发生在术后5~7天,若出现引流管流出大量胆汁,应考虑胆瘘。③出血,若引流出现血性液体,或出现便血、呕血,同时伴有血压下降、脉搏增快、出汗等情况,应考虑出血。④感染,术后应定时为患者更换切口敷料,尤其是引流管处的敷料,以预防感染。并发症发生时,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进行处理。

3.化疗的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化疗后的反应,对于严重呕吐、腹泻者应遵医嘱予以水电解质补充,定期复查血常规等。即时向医生报告病情变化。

预防措施

1、避免高动物蛋白和高脂肪饮食

研究表明,摄入过量的此类食物,胰腺癌的发病率会明显增加。为什么欧洲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居民的发病率相比其他地区会较高?就是因为经常食用这些食物。所以人们应该确保在饮食中的肉、鸡蛋、蔬菜、水果等食物的合理搭配,不偏食、挑食,少吃油炸、炒、焗的食物,适当增加粗粮和蔬菜水果摄入量。

2、不要吸烟

烟草含有多种致癌物质,可增加患胰腺癌的风险。研究表明,吸烟者患胰腺癌的可能性是非吸烟者的2至2.5倍,发病年龄早10至15年。

3、坚持锻炼

坚持锻炼和保持良好情绪也有助于抗击癌症。

4、避免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和酗酒是慢性胰腺炎的主要原因,胰腺通过长期刺激慢性炎症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5、减少接触有害化学物质

减少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如萘胺和苯胺。研究表明,长期接触这些化学物质的人患胰腺癌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的五倍。如果工作需要长期接触这些化学品,则应予以保护。

展开全部

胰岛癌推荐专家

陈善闻

陈善闻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泌尿外科

擅长:精索静脉曲张、早泄、性功能障碍、包皮龟头炎(无痛性包皮手术和扩张)、尿路感染、前列腺炎、不孕不育(少弱精,无精症)、反复胎停(习惯性流产)的男方因素评估及遗传因素分析(基因分析);膀胱肿瘤、肾肿瘤、前列腺癌等微创治疗、化疗和靶向治疗;血尿和输尿管结石诊治;对阴囊Paget病、阴茎延长与增粗、尖锐湿疣等性病和男性外生殖器皮肤病也有独到治疗经验。

预约挂号

胰岛癌推荐科普

轻松扫一扫 预约挂号没烦恼

公众号:预约陪诊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