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

本词条由

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精神科 郭丽

审核认证

编审专家
郭丽
百科专家团

郭丽

主任医师

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

精神科

预约挂号
  • 疾病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饮食
  • 护理

疾病概述

抑郁症是躁狂抑郁症的一种发作形式,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以及言语动作减少,迟缓为典型症状。抑郁症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约15%的抑郁症患者死于自杀。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和哈佛大学的一项联合研究表明,抑郁症已经成为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二大病。 按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根据对社会功能损害的程度抑郁症可分为轻性抑郁症或者重症抑郁症;根据有无幻觉、妄想,或紧张综合征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又分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和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根据之前(间隔至少2个月前)是否有过另1次抑郁发作,抑郁症又分为首发抑郁症和复发性抑郁症。

抑郁症

就医指南

临床症状:抑郁症发作往往会有持续两周以上的心情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认知功能损害,以及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等躯体不适症状。

有关规定:2021年11月,中国教育部对全国政协《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进行了答复,其中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就诊科室:精神科

常用药物:可用的这种药物包括:第一类、单氧化酶抑制剂,它包括像苯乙腈、吗氯贝胺等等。第二类、就是三环、四环类的抗抑郁药,它药物包括丙咪嗪和氯丙米嗪、多虑平、阿米替林、马普替林等等。第三类、就是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这作为临床治疗抑郁症的一线药物像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第四类、就是其他的一些新型的抗抑郁药像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米氮平、曲唑酮、奈法唑酮等等。

好发人群:女性居多

并发疾病:焦虑症、强迫症、失眠

常用检查:脑CT、脑电图

治疗周期:一般为长期治疗

是否医保:

病因

迄今,抑郁症的病因并不非常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过程。生物学因素主要涉及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再生等方面;与抑郁症关系密切的心理学易患素质是病前性格特征,如抑郁气质。成年期遭遇应激性的生活事件,是导致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抑郁发作的重要触发条件。然而,以上这些因素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强调遗传与环境或应激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这种交互作用的出现时点在抑郁症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

主要病因

遗传因素(10%):

大样本人群遗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与患病者血缘关系愈近,患病概率越高。一级亲属患病的概率远高于其他亲属,这与遗传疾病的一般规律相符。

生化因素(25%):

儿茶酚胺假说:主要指抑郁症的发生可能与大脑突触间隙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浓度下降有关;由于很多抗抑郁剂,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或者选择性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等使用后,虽然大脑突触间隙这些神经递质的浓度很快升高,但抗抑郁的效果一般还是需要2周左右才会起效,因此又有了5-HT和NE受体敏感性增高(超敏)的假说。

心理-社会因素(25%):

各种重大生活事件突然发生,或长期持续存在会引起强烈或者(和)持久的不愉快的情感体验,导致抑郁症的产生。迄今为止,抑郁症病因与发病机制还不明确,也无明显的体征和实验室指标异常, 概括的说是生物、心理、社会(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症状

抑郁症发作一般有以下几种表现:

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情绪低落本身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但抑郁症患者的情绪低落往往持续两周以上,同时出现兴趣缺失、自我贬低、自我否定等心理。严重者出现极端厌世

的想法,甚至会出现自杀倾向。

思维迟缓:患者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主动说话变少、语速明显减慢,严重者无法正常与他人交流。

意志活动减退:患者意志活动长久受抑制,具体表现为行动缓慢、懒散,不想做事也不愿与他人交流,严重者甚至会不吃、不动、不语。

认知功能损害:患者表现为注意力障碍,对最近的事情记忆力下降、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困难、反应时间长等症状。

躯体不适症状:主要表现为睡眠障碍(早醒)、乏力、食欲不振、性欲下降、体藿下降等。也可涉及各个脏器,出现恶心、出汗、心慌、呕吐以及胸闷等状态。

伴随症状

1、性欲明显减退。

2、思维迟缓,活动减少,即记忆力减退,大脑反应慢,常个人独处等;

3、多有疲乏,心悸,胸闷,胃肠不适,便秘等躯体症状;

4、伴有焦虑,内疚感(担心给家庭增加负担);

5、睡眠障碍,以早醒为其典型表现;

6、自暴自弃,厌世或自杀心理。

其他症状

焦虑症

睡眠障碍

自残自杀

就医

鉴别诊断

主要跟以下几种疾病鉴别:

1、内源性抑郁症:包括单相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既有抑郁发作,也有躁狂发作),以及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抑郁症。

2、体因性抑郁症:各种身体和神经疾病所致,也包括药物和各种有害物质所致者。

3、心因性和反应性抑郁症:心因性抑郁症照例一生只发作一次,如果发作两次,应该视为偏离常态的人格之反应,或者根本就是内源性抑郁症。

需要做的检查

主要进行精神检查,心理量表的测量,一些影像学检查,激素水平测定等。

诊断标准

抑郁性神经症的诊断

有一定的心理社会因素作诱因,慢性起病,肯定而不太严重的抑郁伴有神经症症状,工作,交际,生活能力受影响较轻,有求治欲望,人格完整,病程持续2年以上是诊断抑郁性神经症的主要依据,以下10项内容可作为诊断抑郁性神经症的参考:

1、病前有抑郁性格;

2、有精神因素诱发;

3、精神运动性抑制不明显;

4、无体重减轻,厌食等生物学症状;

5、心境抑郁为主要症状;

6、伴有焦虑症状;

7、无严重的自责;

8、无妄想,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

9、有主动治疗要求;

10、以往没有发作间歇。

排除标准:

1.不符合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与精神活性物质和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若同时符合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可参考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诊断标准。

治疗

抑郁症病西医治疗方法

一、药物治疗

抑郁发作往往有复发倾向。因此,治疗目的有二:控制急性发作和预防复发。

1、药物选择:

目前仍把TCAS作为治疗抑郁的一线药,第二代非典型抗抑郁药为第二线药,其次可考虑MAOIS。

2、 双相抑郁的治疗基本和单相抑郁一样,但双相病人用抗抑郁药可能转为轻躁狂,故常将抗抑郁药和锂盐合并应用。

精神病性抑郁单用抗抑郁药效果可能不理想,往往需合并抗精神病药,如奋乃静、舒必利等。

3、疗程和剂量:

治疗的成功除正确诊断,合理选择药物外,疗程和剂量至关紧要。常见的错误在于对抑郁症的复发和自杀危险性认识不够,因此常常剂量低、疗程短。

抑郁症治疗可分为三个阶段(三期治疗):

(1)以控制症状为目标的急性治疗期:用足够剂量至症状消失。

(2)以巩固疗效,避免病情反复为目标的继续治疗期;症状消失后至完全康复,约需4~9个月,如未完全恢复,病情易反复。

(3)防止复发为目标的预防性治疗期。后两期不易截然分开,常统称为维持治疗。一般认为下列情况需维持治疗:①3次或3次以上抑郁发作者;②既往2次发作,如首次发作年龄小于20岁;3年内出现两次严重发作或1年内频繁发作两次和有阳性家族史者。维持时间长短、剂量需视发作次数、严重程度而定。

二、认知治疗

60年代发展起来的治疗抑郁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抑郁病人对自我,周围世界和未来的负性认知,由于认知上存在偏差,无论对正、负事件都以消极的态度看待。治疗目的在于让病人认识到自己错误的推理模式,从而主动自觉纠正之。疗程12~15周,疗效与药物比较无明显差异,如结合使用,疗效可能更好。近年来采用了计算机辅助的认知治疗。

三、另辟蹊径

1、电痉挛疗法

是一种快速而有效的治疗方法,用一定量的电流通过脑部,激发中枢神经系统放电,全身性肌肉有节奏地抽搐。此法在专业医生的操作下,你几乎不会感受到痛苦,它能使抑郁症状和抑郁情绪迅速得到缓解,总有效率可达70%-90%。

通常电痉挛疗法进行完之后,常常还要继续进行心理疗法和药物治疗。

2、替代性疗法

对于传统西医不能治疗的抑郁症,可以使用替代性疗法,包含从饮食运动到社会环境生活方式等一系列手段。包括针灸、意向引导、瑜伽、催眠、草药、按摩、放松疗法、香料按摩疗法、脊柱指压疗法、生物反馈疗法。单独使用替代性疗法只能对轻度抑郁症有作用,对重度抑郁症效果并不明显。

3、实验疗法

实验疗法通常不是由医生进行的,其安全性及有效性还未得到证实。

4、女性荷尔蒙补充疗法HRT

女性患抑郁症的比例比男性高,女性经前、产后、绝经后体内激素会发生变化,导致心情变化,常会引起经前综合征,经前不悦症,产后抑郁症。这种方法可以缓解更年期症状,如盗汗,热潮红。荷尔蒙补充疗法本身也可能引起抑郁症,如果你曾经患过抑郁症,在考虑使用这种疗法前应告诉你的医生。

5、反射疗法

反射疗法是由其实施者对患者手脚固定部位施加压力的一种技术,反射论者认为人体有自身修复功能,手脚中的神经和身体其他部位相联系。通过刺激手脚一定部位,就可以通过反射原理治疗疾病。

6、运动疗法

不同的运动形式可以帮助人们减少压力,放松心情,减轻抑郁情绪,使你精力充沛,增加平衡性及柔韧性。从总体功能上来讲,运动疗法安全、有效而且简单易行,但进行新的运动项目之前,一定要同你的医生商议。

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药物是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提倡选用疗效好、安全性高的抗抑郁药。需要注意的是,精神类药品应在医生指导下,严格遵照医嘱服用。

预后情况

抗抑郁药物治疗对抑郁心境及伴随的焦虑、紧张和躯体症状均有治疗效果,有效率可达60%~70%。因此,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严格遵医嘱用药,大多患者的症状可缓解,且能够恢复病前的状态。

手术治疗

临床上同时也可联合使用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和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等治疗辅助治疗,其中,MECT可快速有效地治疗抑郁症,并可明显降低患者自杀死亡率。

饮食

饮食调理

抑郁质饮食建议如下:

一、多吃糖类食物。糖类食物对老公有一定的安定作用,多吃糖类可以提高脑部是氨酸的含量,具有安定的效果。在平时可以多吃葡萄糖和麦芽糖等食物,这些糖类一般在薯类和豆类食物中。

二、多吃含钙的食物。抑郁症患者在平时多吃一些含钙的食物,就可以增进食欲,可以促进肠胃的消化和吸收,能够让人保持愉快的精神面目,所以,抑郁症患者在平时应该多吃五谷杂粮,有很多谷类食物是能起到补钙作用的,特别是应该多喝一些牛奶,牛奶含的钙质比较丰富。

三、多吃含镁的食物。镁元素能够起到抑制神经应激性的作用,当人体缺镁的时候,很容易导致人出现郁郁寡欢的情绪,而且情绪比较消极,甚至会发生惊厥的现象,所以在平时有心情郁郁的时候应该多吃杂粮和粗粮,粗粮和杂粮搭配食用能够补充镁元素。

四、补充氨基酸。氨基酸能够振奋人的精神,大脑必须利用氨基酸来制作神经递质的,如果神经递质不能把信号从一个脑细胞传递到另一个脑细胞,那么就无法进行思维。所以适当的补充氨基酸能够缓解抑郁的症状。

五、补充维生素b族。维生素b族对治疗抑郁症有很大的帮助作用,维生素b族可以帮助人体内的氨基酸代谢,所以在平时应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吃豆类食物和奶类食物。

抑郁症饮食禁忌如下:

抑郁症患者在平时应该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不要吃辣椒和生姜之类,容易导致身体上火的食物,也不能吃羊肉和狗肉等温性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很容易导致身体上火,就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尽量少吃或者不吃油炸食品和烧烤类的食物,这些食物也是会出现身体或上火症状的,而且会影响肠胃的吸收消化功能。

抑郁症患者不要吸烟喝酒,吸烟喝酒只能缓解一时的症状,长期吸烟喝酒只会形成恶性循环,会导致病情更加严重。

护理

预防措施
由于目前抑郁症病因尚不明确,因此无确切、直接的方法可预防抑郁症。做到以下几点对抑郁症的预防有积极意义。
注意压力调控,疏导情绪。
保持一定的社交活动,维护人际关系,完善社会支持系统。
关注心理卫生,出现心理问题或困惑时及时咨询心理专业人员。
日常护理

心理护理
放松自己,舒缓压力,多培养爱好、兴趣。
日常要注意情绪的变化,增强心理弹性,不要因患抑郁症而责备自己或他人。
尽可能在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或明显改善后,再做重要决策,避免冲动行事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遇到压力事件,或感到情绪不稳定,无法自控时,向家人或朋友寻求支持,也可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生活护理
注意饮食卫生,注重营养均衡。少吃辛辣刺激及生冷食物,以免肠胃不适。
多食用一些钾含量丰富的食物,如香蕉、瘦肉、坚果、绿色蔬菜等,可以有效稳定血压、舒缓心情。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合理安排休息时间。
若出现进食障碍或睡眠障碍,及时到医院就诊。
家庭护理
家属应注意对患者的陪护,避免苛求责备,充分表达支持。
可以进行适当的开导,帮助患者客观看待自身疾病,辩证地看待问题。
保持对未来的乐观心态,增强患者信心。
识别、关注危险信号或求救信号,当患者明示或暗示自杀意图、计划,甚至做出准备行动,或有向亲属、朋友做最终告别的行动,赠送大量珍贵物品等时,及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展开全部

抑郁症推荐专家

郭丽

郭丽

主任医师

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

精神科

擅长:主要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睡眠障碍,老年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应激相关障碍,青少年情绪障碍,及心理咨询等。

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