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氨酸脱氢酶偏高多少算严重

    谷氨酸脱氢酶一般超过1.5U/L可能算是严重,因为谷氨酸脱氢酶的正常值在0-1.5U/L,如有疑虑,及时就医咨询。如果谷氨酸脱氢酶只是轻度升高,比如仅超出正常上限的1-2倍左右,可能提示有轻度的肝脏功能异常或其他潜在问题,但不一定意味着非常严重的情况。

    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感染疾病科

    2024-05-31

  • VERO细胞疫苗是什么

    一般情况下,VERO细胞疫苗,即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是一种用于预防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的疫苗。该疫苗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研发,并经过严格的科学研究和临床试验验证,其保护效力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及国家药监局相关标准要求。VERO细胞是一种来源于非洲绿猴肾脏组织的贴壁依赖性成纤维细胞,具有优秀的病毒承载能力和易于培养的特点。

    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感染疾病科

    2024-06-05

  • 呋喃妥因是哪一类抗生素

    一般情况下,呋喃妥因,又称呋喃坦啶,属于硝基呋喃类抗生素。它是一类具有广泛抗菌活性的药物,主要对大肠杆菌、肠球菌属、葡萄球菌属等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敏感。呋喃妥因的作用机制在于干扰细菌体内氧化还原酶系统,从而阻断其代谢过程,产生抗菌作用。在临床上,呋喃妥因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尿路感染、膀胱炎及前列腺炎等。其优势在于对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且药物在尿液中的浓度较高,有利于治疗泌尿系统感染。

    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感染疾病科

    2024-06-05

  • 腺病毒有潜伏期吗

    一般情况下,腺病毒是有潜伏期的。腺病毒是一种双链无包膜的DNA病毒,属于腺病毒科哺乳动物腺病毒。在人体受到腺病毒感染后,并不会立即出现症状,而是会经历一段时间的潜伏期。腺病毒的潜伏期通常在3天到10天之间,平均为7天。潜伏期的长短因个体体质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如果人体的机体抵抗力比较差,患者可能在感染后三天就会发生症状;而如果机体抵抗力比较强,患者则可能在感染10天后才出现症状。

    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感染疾病科

    2024-06-05

  • 打了预防针发烧怎么处理

    一般情况下,打了预防针发烧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观察体温变化、休息与保暖、增加水分摄入、物理降温、药物治疗。1、观察体温变化:首先,要定时测量体温,观察体温的变化趋势。若体温持续上升或高烧不退,则需要进一步处理。2、休息与保暖:发烧时,身体需要更多的休息来恢复。同时,要做好保暖措施,避免受到冷空气的侵袭,以免加重发烧表现。3、增加水分摄入:多喝水有助于促进尿液排出,带走体内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感染疾病科

    2024-05-28

  • 乙肝有没有抗体怎么看报告

    一般情况下,乙肝有没有抗体看报告的方法主要包括观察乙肝表面抗原、检查乙肝表面抗体、注意乙肝E抗原、查看乙肝E抗体、了解核心抗体、综合判断。1、观察乙肝表面抗原:若此项呈阳性,说明身体可能携带乙肝病毒,具有感染性。2、检查乙肝表面抗体:表面抗体阳性通常表示接种过乙肝疫苗或感染后恢复,具有免疫力,不太会感染乙肝病毒。若同时核心抗体也呈阳性,则可能表示之前被感染,但现已康复。3、注意乙肝E抗原:大三阳患者往往E抗原呈阳性,显示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感染疾病科

    2024-05-28

  • 防辐射药物碘片是什么

    防辐射药物碘片,通常指的是碘化钾片,是一种在特定情况下用于保护人体免受放射性碘辐射的药物。其主要原理在于通过让机体提前吸收稳定的、无放射性的碘,从而使甲状腺达到饱和状态。当放射性碘存在时,由于甲状腺已经饱和,对放射性碘的吸收会相对减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放射性碘对机体的损害。碘片主要用于应对核事故或其他放射性污染事件,为公众提供临时的防护措施。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碘片并不能抵御来自大气的放射性物质,也无法从饮用水中清除放射性粉尘。

    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感染疾病科

    2024-04-25

  • 丙类传染病报告时限是几个小时

    一般情况下,丙类传染病报告时限是24小时内。这一时限的设定,是基于丙类传染病的特性以及防控需求所做出的科学决策。丙类传染病主要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等,这些疾病虽然相较于甲类和乙类传染病在传播速度和危害程度上有所降低,但仍然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和流行潜力。因此,及时发现并报告丙类传染病病例,对于控制疫情、防止疾病扩散具有重要意义。

    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感染疾病科

    2024-04-25

热门文章

免费提问

累积已解决23245个网友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