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科室:
二级科室:
展开
脉络膜新生血管又称视网膜下新生血管,是眼科比较常见的疾病,此病已经成为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见于成年人,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人。这种疾病常继发于其他眼部疾病,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高度近视性眼底病变、葡萄膜炎、眼内肿瘤(如脉络膜色素瘤、脉络膜骨瘤等)及眼部外伤等。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出现的早期,无自觉症状。随着其逐渐扩大、渗漏和破裂出血,可致视力减退、视物变形,出现中心或旁中心暗点。
朱瑞琳
主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眼科
2024-11-13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除进行正规的眼科治疗外,还需要结合低视力矫正、控制血糖、调整饮食、注意用眼等一般治疗,从而帮助提高治疗效果、减轻不适等,实现与病情“共舞”。1、低视力矫正:对于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和视力下降可行低视力矫正。
朱瑞琳
主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眼科
2022-06-28
眼内炎是一种极其严重的眼部疾病,由于视网膜、脉络膜和玻璃体受炎症感染所致。常见的原因分为外因性和内因性,引起的原因的不同,症状以及治疗也是不同的。(1)外因性是病原体由外界直接进入眼内,如眼球穿通伤、球内异物、内眼手术及角膜穿孔等原因,导致细菌及真菌进入眼内造成感染为主的炎症,真菌比较少见。常见的症状有眼睛的疼痛会加重,畏光,视力明显的下降,结膜也会水肿甚至会充血,眼睑水肿不容易睁开,并且眼睛下部常常可能会积脓,瞳孔缩小,但是一般感染的程度和感染的快慢是因人而异,因伤口而异。
朱瑞琳
主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眼科
2022-06-28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原则以预防为主,早期治疗;急重病例,标本共治,以缓病情。1、预防为主,早期治疗:黄斑变性,黄斑区玻璃疣是在本病病程的最早期阶段,症状较为轻微,但疾病潜在的危险性很大,此时最不可疏忽大意,此时应密切复查,一旦患者出现中心视力下降,眼底发生新生血管,应及早进行治疗。
朱瑞琳
主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眼科
2022-06-28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一般多发生于50岁以上老年人,一般可分为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和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部分患者通过积极的治疗症状有所缓解,但不能长期维持,但是一些患者即使通过积极的治疗,也不能缓解症状。
朱瑞琳
主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眼科
2022-06-28
由于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可以导致视力减退、视物变形,因此如果患者自觉视力下降或者视物变形可以先进行简便的测试,比较常用的就是Amsler表格测试,具体如下:Amsler表格是由瑞士的眼科医生Amsler设计的,表格大小20x20,每一行的长度和宽度都为5mm,共形成一个边长为100mm的正方形,正方形中心有一个实性圆点,作为注视点,方格的种类有白底黑线型、黑底白线型、黄绿色表格、带有对角线的表格等。
朱瑞琳
主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眼科
2022-06-28
吲哚菁绿脉络膜血管造影(ICGA)是利用吲哚菁绿为染料,以红外光或红外激光作为激发光源,利用高速摄影或实时摄像并经由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记录眼底特别是脉络膜循环动态的一项检查技术,属于血管造影技术的一种,利用检查可以清晰的显示脉络膜的血液循环状况,对于发现脉络膜或视网膜新生血管有其独特之处。
朱瑞琳
主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眼科
2022-06-28
黄斑是眼睛视网膜重要的区域,黄斑变性是黄斑区域的衰老性改变所致,是一种眼部疾病。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50岁以上成年人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65岁以上的人群中,约2%因患本病而导致单眼失明。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因为对某些患者进行适当的治疗可以有效地延缓视力丧失。
朱瑞琳
主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眼科
2022-06-28
热门文章
高晓玲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妇科
高晓玲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妇科
高晓玲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妇科
高晓玲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妇科
高晓玲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妇科
免费提问
累积已解决23245个网友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