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中黄是大便吗

    人中黄通常不是大便,人中黄作为一种中药材,其来源和制备过程有着严格的规定。人中黄是将甘草粉末装入竹筒中,于人粪坑中浸渍后的制成品。具体来说,它是将甘草末放入竹筒内,两端用竹塞封固,冬季投入人粪缸中,立春时取出,阴干后剖开竹筒,将甘草末取出,晒干,即为人中黄。这个过程确保了人中黄的独特性和药用价值,与大便有着本质的区别。从医学角度来看,人中黄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天行热病、温病发斑、大热烦渴、痘疮血热、丹毒以及疮疡等症状。

    杨瑞平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中医科

    2024-12-26

  • 藿香正气哪个不含酒精

    藿香正气口服液和藿香正气片通常不含酒精,藿香正气作为传统中药方剂,有多种制剂形式,其中藿香正气口服液和藿香正气片是不含酒精的。这两种制剂的主要成分均包括苍术、陈皮、厚朴、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等中药,它们通过现代制药工艺加工而成,保留了藿香正气方剂的传统功效,如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等,同时避免了酒精成分的添加。因此,对于驾车一族、儿童、老人及对酒精过敏的人群来说,选择藿香正气口服液或藿香正气片是更为安全的选择。

    杨瑞平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中医科

    2024-12-26

  • 痰瘀互结证是什么意思

    痰瘀互结证是指痰浊与瘀血相互搏结,形成的一种中医病证。痰浊通常指的是体内津液代谢失常,水湿凝聚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它可随气血流注或停滞于经脉,或留滞于脏腑,阻碍气血运行。瘀血则是指血液运行不畅,或血行瘀滞不畅,或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当痰浊与瘀血相互搏结时,它们会形成一种复杂的病理状态,即痰瘀互结证。痰瘀互结证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局部的肿块刺痛、肢体麻木、痿废,胸闷多痰,或痰中带紫暗血块,舌紫暗或有斑点,苔腻,脉弦涩等症状。

    杨瑞平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中医科

    2024-12-26

  • 泥炙每天炙肚子有什么好处

    泥炙每天炙肚子通常有温经通络、改善消化、调节内分泌、增强免疫力、促进排毒等好处。如有疑虑,建议及时去正规的医院,咨询专业的医生。1.温经通络:泥炙通过温热作用刺激腹部的经脉和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有助于消散淤血、疏通经络。对于因气血不畅引起的疼痛、僵硬等问题,泥炙敷肚子可以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2.改善消化:泥炙的温热作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吸收功能。对于慢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等脾胃疾病,泥炙敷肚子有助于缓解不适症状,如腹胀、腹痛等。

    杨瑞平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中医科

    2024-12-23

  • 小便黄是虚火还是实火

    小便黄既可能是虚火也可能是实火。在临床上,小便发黄的现象,若是由上火引起,通常可分为实火和虚火两种情况。小便黄并伴随小便短赤、尿道灼热疼痛,可能是实火。小便黄并伴随手足心发热、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可能是虚火。如有疑虑,建议及时去正规的医院,咨询专业的医生。1、实火所导致的小便发黄,症状往往较为明显且来势凶猛,除了小便颜色深黄外,还可能伴有小便短赤、尿道灼热疼痛、尿液气味重等症状。同时,患者还可能出现口渴、心烦、尿频、尿急、尿痛等全身性症状。

    杨瑞平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中医科

    2024-12-23

  • 洛神花泡水喝的害处有什么

    洛神花泡水喝的害处一般有损伤脾胃、加重胃酸过多、引起过敏反应、影响低血压患者、过量饮用导致中毒等。洛神花虽然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饮用时也需要注意其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1、损伤脾胃:洛神花性凉,长期或大量饮用可能会损伤脾胃阳气。对于脾胃虚寒者,如经常腹痛、腹泻、食欲不振、吃凉食后症状加重者,饮用洛神花泡水可能会加重脾胃的虚寒症状,导致消化不良、胃痛等问题。2、加重胃酸过多:洛神花含有一定的有机酸,饮用后可能会刺激胃酸分泌。

    杨瑞平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中医科

    2024-12-04

  • 为什么不建议吃百蕊颗粒

    不建议吃百蕊颗粒的原因通常有过敏风险、药不对症、潜在胃肠道不适、药物相互作用、肝肾功能异常等。1、过敏风险:百蕊颗粒的主要成分包括百蕊草等,对这些成分过敏的个体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红肿、瘙痒、恶心、呕吐等症状。2、药不对症:百蕊颗粒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咽喉炎、支气管炎、鼻炎、感冒发热、肺炎等疾病。若个体不患有这些适应症,使用百蕊颗粒可能不会产生治疗效果,反而可能增加不必要的药物暴露和潜在风险。

    杨瑞平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中医科

    2024-12-04

  • 气滞血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气滞血瘀可能是由不良饮食习惯、情志不畅、体质虚弱、外感寒邪、劳累过度等因素引起的,气滞血瘀是指气运行瘀滞不畅,导致血液运行障碍的病理状态。建议及时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明确诊断,对症治疗。1.不良饮食习惯:长期暴饮暴食,或摄入过多油腻、高脂肪食物,可能影响身体中的气血运输,导致气滞血瘀。建议调整饮食结构,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并遵循少食多餐的饮食原则。

    杨瑞平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中医科

    2024-12-04

热门文章

免费提问

累积已解决23245个网友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