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烂子丫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烂子丫病临床上指足癣,足癣考虑是长期穿不透气鞋子、直接接触、间接接触、患有糖尿病、患有艾滋病等原因引起的。1、长期穿不透气鞋子:足癣属于比较常见的皮肤病,如果生活中长期穿不透气的鞋子,足部会经常处于湿热的环境中,从而诱发足癣。此时需要穿着宽松、透气、舒适度较高的鞋子和袜子。

    刘训荃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研究所)

    皮肤科

    2023-10-31

  • 足癣的水疱扎破飞进眼睛了怎么办

    足癣的水疱扎破飞进眼睛里了需要避免用手按揉眼睛、使用清水进行冲洗、使用滴眼液冲洗、口服药物治疗、前往医院就医等。具体情况如下:1、避免用手按揉眼睛:足癣主要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局部的水疱扎破后飞进眼睛里了,可能会引起真菌传染,此时要避免用手按揉眼睛以防真菌扩散。2、使用清水进行冲洗:可以使用流动的清水对眼睛进行冲洗,有利于将真菌冲出眼外,能够减轻对眼睛的伤害。3、使用滴眼液冲洗: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那他霉素滴眼液、氟康唑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药物治疗,这些药物都具有杀灭真菌的作用。

    靳培英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研究所)

    皮肤科

    2023-11-03

  • 60岁老人突然有脚臭怎么回事,怎么办

    60岁老人突然有脚臭可能是鞋子不透气、卫生不良、足癣、糖尿病、坏疽等原因引起的,可以根据详细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具体情况如下:1、鞋子不透气:如果老人穿的鞋子不透气,可能会导致足部多汗,引起脚臭。可以通过换成透气性好的鞋子。2、卫生不良:长时间没有洗脚,脚部可能会堆积大量的污垢,容易散发臭味。可以通过洗脚、换鞋袜等方式进行改善。

    靳培英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研究所)

    皮肤科

    2023-11-14

  • 脚气病与脚气区别

    脚气病和脚气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两种疾病的区别表现在发病原因、临床症状、治疗措施和预后等方面。1、发病原因:脚气病是一种系统性疾病,主要由体内缺乏维生素B1引起,通常会影响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正常代谢功能。而脚气(足癣)则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的,属于皮肤病,大部分情况下可能会通过接触传播。2、临床症状:脚气病主要表现为疲乏无力、烦躁易怒、记忆力下降、双脚烧灼感等症状,可伴有意识障碍。而脚气则主要表现为足部皮肤出现水疱、红斑、脱屑、浸渍等症状,并且伴有明显的瘙痒感。

    靳培英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研究所)

    皮肤科

    2023-08-30

  • 治脚气十大排名药

    脚气一般是指足癣,一般来说,治足癣并没有十大排名药的说法,一般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咪唑类、丙烯胺类的药膏,还可以配合使用角质剥脱剂。1、咪唑类:主要包括硝酸咪康唑乳膏、复方酮康唑乳膏等,这类药物可以抑制真菌细胞膜的合成,具有抗真菌的作用。2、丙烯胺类:主要包括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盐酸萘替芬乳膏等,可以影响真菌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对足癣有一定的治疗作用。3、角质剥脱剂:比如水杨酸软膏、复方苯甲酸软膏等,此类药物可以控制足癣引起的炎症,也能够杀灭真菌,从而改善足癣所造成的皮肤损害。

    靳培英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研究所)

    皮肤科

    2023-08-01

  • 脚气属于湿热吗

    脚气即脚湿气,脚湿气一般属于湿热。在中医学中,脚湿气属于湿热病症,根据中医理论,湿热是一种病理状态,指体内湿气和热气的相互作用导致的一系列症状。湿热是湿气和热气的内外因素引起的,内因包括饮食不当、脾胃功能失调等,外因包括环境潮湿、长时间穿着不透气的鞋袜等,在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下,足部更容易湿热。

    靳培英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研究所)

    皮肤科

    2023-11-14

  • 足光粉成分有哪些

    足光粉主要由苦参、水杨酸、苯甲酸、硼酸、滑石粉等成分组成。足光粉是一种中成药,为外用保健用品,主要成分为苦参、水杨酸、苯甲酸、硼酸,以滑石粉作为辅料。足光粉主要适用于角化过度型足癣,使用后可促使皮肤的新陈代谢,有明显的剥脱作用,可起到杀菌止痒、敛汗的作用。

    靳培英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研究所)

    皮肤科

    2023-11-14

  • 得了糜烂型脚气怎么办

    糜烂型脚气一般是指糜烂型足癣,一般来说,得了糜烂型足癣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的方法进行改善。1、一般治疗:在此期间,要注意个人卫生,每天可以用温水泡脚,一次泡15-20分钟即可,泡脚后要及时擦干,保持清洁和干燥,鞋子和袜子也要定期清洗、定期消毒,可以在阳光下暴晒,少吃辛辣、刺激性、油腻的食物,饮食保持清淡,忌烟忌酒,避免过于劳累,多注意休息。

    靳培英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研究所)2

    皮肤科

    2024-01-23

热门文章

免费提问

累积已解决23245个网友的问题